close

  快要可以出國時,忍不住買了Ramin Karimloo的“Dr. Zhivago in Concert”的最貴的票,後來開放回國後只要自主健康管理時機票居高不下,而音樂會是週日晚上又不能選擇汶萊航空的特價票,最後我選擇買酷航+Wizz Air的廉航票,19954台幣+44.98歐元。

  雖然新加坡到雅典來回這段單程飛行時間要11小時,很擔心沒有跟酷航買食物飲料網路服務是否撐得下去,但還是沒有事先購買,打算到時看情況再說。

  然後聽說疫情後很多國家都開放信用卡直接刷卡搭車了,我也就省下研究交通票券的時間,直接帶上信用卡還有以前剩的外幣、旅行支票和oyster card,沒再換新鈔了。

星期五晚上在新加坡喝酒

  新加坡司令這款調酒開始的地方,就在新加坡第一間酒店 Raffles Hotel 的 Long Bar, 營業時間是12:00~22:30. 
  我回程在新加坡的轉機時間是當地早上,所以只有去程有機會拜訪,但當時網路上找到的唯一一個網友分享的樟宜機場的入境時間要花70分鐘,而從樟宜機場搭車到市中心要花一小時,表定20:45才抵達樟宜機場,非常有到那裏看酒吧關門的風險。
  幸好20:16著陸、20:34下機、台灣又可以自動通關,所以20:46就出海關了,20:51從第一航廈搭接駁車抵達第三航廈,在第三航廈搭地鐵,21:03-21:35就到City Hall Station, 唯一有點卡關是在出地鐵站後要找往 Raffles Hotel 的方向時迷失在晚上的大城市裡,幸好問路人也很快得到答案。

20230505_214327.jpg

  Long Bar 所在的  Raffles Hotel 側面入口是這樣的,比不上典雅的正面入口,更別說附近更新穎的酒店們了。不過在這一片裡就它特別有時代的氣息。

20230505_214438.jpg

  到 Long Bar 門口時直接說人數就可以帶入座,我被帶到二樓的吧檯。

20230505_214645.jpg

  座位前的麻袋裝的是花生,看起來不怎麼好吃,而座位底下滿是花生殼,就如事先查的資料所說的,這裡的客人們依例將花生殼丟在地板上。

20230505_215039.jpg

  等了一會兒,運用眼神,會有服務員送來酒單,最經典的新加坡司令要價37新元有點嚇到我(原本還想把之前剩的實體新元花出去,結果遠遠不夠),左頁則是新加坡司令的變體。

20230505_215305.jpg

  我還滿喜歡上二樓的樓梯的,當然同類型中我最喜歡的是中友誠品的那個樓梯,只是聽說已經改裝消失了。

20230505_215726.jpg

  新加坡司令雖然包含櫻桃白蘭地與君度橙酒這些富有水果香的烈酒,也加入了大量的鳳梨汁與少許的檸檬汁,它還是喝一杯抵肝臟一週合理工作量的烈酒,不怎麼喝酒的人才不會被果汁迷惑大腦,因為腸胃會告訴他等等該吃胃藥了,而且從杯口慢慢啜飲、讓融化的冰塊降低點濃度和美味度才是安全的。

20230505_222540.jpg

  我待到將近22:30才離開,發現 Long Bar仍持續收新客人,所以就算很晚才能抵達說不定還是可以去問問。

  Raffles Hotel 的門廊頗有殖民時期的韻味,如果哪天我想在新加坡住高級飯店應該會優先考慮這裡。

20230505_223405.jpg

  回程時還以為遇見了現代風格的教堂,走近一看再對比地圖才知道是聖安德烈座堂在修繕,這樣我回程早上也不用再花錢搭車來市中心了……


  在一天的最後收到了刷卡通知,約台幣103元,是新加坡地鐵總結了我一整天的花費後一次扣款;後續在英國刷卡搭公車也是這樣的扣款方式,雖然會不知道哪段的花費是多少、有沒有多扣,但至少是方便的,剛好很適合轉機旅行這樣只在城市裡搭個一兩趟的行程。

星期六下午在比港散步

  早上搭飛機前往雅典,途中機長廣播右側( I 座)可以看到風景,我覺得我聽到白朗峰,但看地圖怎麼看都不會經過白朗峰啊?我從位置猜是厄爾布魯士峰,機長大概是說這是歐洲第一高峰,海拔5642公尺,比4808公尺的白朗峰還高……

  機上大多乘客都跑到右側看風景去了,看了很長一段時間。

20230506_140008.jpg

20230506_164433.jpg

20230506_165432.jpg

  Piraeus 原本是一個島,後來因為淤積才與歐洲大陸相連,所以這裡其實地勢起伏是大的,最好靠機車或汽車代步,只有沿著海岸那條道路才會像地中海其他城市一樣平緩,有海景,遊艇林立。

  Piraeus 又不只是遊艇港,它還是雅典要去跳島旅行出發之處,也是貨運港。

  不過這附近卻很住宅區,沒有太吸引人的商店,繞完一圈後,我們在地鐵站出來的咖啡廳坐下。Carol 點了可樂和cheesepie, 我則選了便宜而應該不會太糟的espresso(2.2歐),不過也許太久沒來歐洲,我還是覺得這杯espresso比記憶中差。

 

20230506_182117.jpg

20230506_182436.jpg

20230506_183357.jpg

20230506_183646.jpg

  後來我為了想將旅行支票換成現鈔,去找美國運通網站上說有兌換的地點,結果對方關門了,其他店則是說他們不收旅行支票了,所以連美國運通網站的資訊都很久沒更新了吧!

  倒是這一路上欣賞了不少東正教堂;據說希臘人相信有上帝的比例在歐洲國家中僅次於馬爾他和賽普勒斯。

  而行道樹是橘子樹,讓我想起安達魯西亞;跟Carol 聊起這點,他說這種橘子很酸,要拿去做橘子果醬都不行,掉在地上沒有人要,還要人去清理。所以旅遊的浪漫和當地居民的困擾不盡相通。

20230506_191856.jpg

20230506_192007.jpg

  後來我去雅典市中心搭車,走錯方向,看到城市花園邊的羅馬浴場才覺得不對勁,換個方向繼續走。

20230506_192441.jpg

  回去的方向是由西南往東北,遠遠看到路的前方懸著一座孤丘,應該是雅典的最高處利卡維多斯山丘吧!

 

星期天早上去看七姊妹巖

  那時候買雅典-倫敦的機票時,因為時間和價格的因素,我選了 Wizz Air 在 Gatwick Airport 的班機 。 既然Gatwick Airport 在倫敦的南方,我就想順便去南方的景點走走。
  此外,這次是為了音樂劇選粹音樂會才有這趟旅行,所以當然想多看幾場音樂劇,例如最近上演的、靈感來自英格蘭歷史的 “SIX”。但很不幸的,週六晚場結束後到週一晚場開始前是倫敦劇場的休息時間(所以 Dr. Zhivago in Concert 才能將特別的音樂會放在周日,因為平日都有滿檔演出),我沒能看到“SIX”,但至少也可以到劇中角色 Anne Boleyn 少年時代居住的 Hever Castle 走走吧?
  不過 Hever Castle 雖然從 Gatwick Airport 開車只要16.9英里,卻沒有直達的大眾運輸路線,要往北到倫敦的 Croydon Station 再轉車,這就和我順便走走的初衷相違背了。看看地圖,決定先往南去看七姊妹巖,再往北到 Hever Castle,然後再繼續往北進倫敦市中心。這樣雖然轉了好多趟車,但至少是直接朝向目的地前進。

20230507_045946.jpg

  從 Gatwick Airport 往七姊妹巖,要先搭火車到布萊頓再轉公車。這段火車有充電車座,非常旅人友善。

20230507_053646.jpg

  布萊頓是個一出站就有海鷗飛來的城市。早上一片霧濛濛看不到海,不知天氣晴朗時海離車站有多遠?

20230507_055054.jpg

20230507_055254.jpg

20230507_055436.jpg

20230507_055536.jpg

20230507_055607.jpg

20230507_055809.jpg

  等公車的零碎時間,我到附近應該是個文創市集的地方走走。清早無人出沒,就看看建築外牆。

20230507_061316.jpg

  公車是布萊頓和 Eastbourne 之間站站停的公車。公車在市中心繞了一陣子,終於到達海邊,可惜今天什麼都看不見。

20230507_070852.jpg

  我搭12號公車,在 East Dean Garage 公車站下車;在星期天如果等到9:40以後,會有13X Coaster的公車可以到就在景點前的 Birling Gap NT 公車站,但我不想再等三個多小時了。

20230507_070959.jpg

  不過走這一趟遇到了友善的清晨遛狗者,

20230507_071107.jpg

20230507_071211.jpg

20230507_071256.jpg

  也遇到八重櫻,

20230507_071317.jpg

  還有風信子(?)
  我與這種花很不熟悉,

20230507_071746.jpg

 

 

  過了East Dean的市中心不久,就是一片山坡地,養著肥肥的羊群,

20230507_073619.jpg

  遠方的房子就是National Trust的小小遊客中心了。
  我走的這段路在早上仍常有腳踏車騎士和汽車經過,但能走路丈量風景也不錯,而且我遇到的風景真的遠超我預期。

20230507_074042.jpg

20230507_074224.jpg

20230507_074258.jpg

  七姊妹巖屬於英國最新的國家公園-南唐斯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這個國家公園主要是要保存白堊岩山脈,七姊妹巖就是其中一部分,據說天氣好時可以在這個點全部看到,但我那天只看到遠端一點點白色的山崖。

20230507_080426.jpg

  其實在那裡聽潮聲也滿讓人放鬆的,不過我沒辦法停留太久,因為來時欣賞風景太享受了,反而回程要用健走的速度回 East Dean Garage 趕那一小時一班的公車。

星期天中午拜訪Anne Boleyn的娘家

20230507_082802.jpg

  在那個時間點要往 Hever Castle,首先要搭公車到 Newhaven Town, 

 

20230507_084605.jpg

20230507_084633.jpg

  在Newhaven Town小小的火車站搭到Lewes。

20230507_092117.jpg

 

20230507_092551.jpg

  Lewes這裡有棟房子與 SIX 裡另一個角色原型Anne of Cleves有關,不過一來這位Anne不曾住過這裡,這只是亨利八世在與他離婚後給的贍養費,參觀價值就是可以欣賞都鐸時期的房子,二來目前暫不開放參觀,三來我必須在有限的轉車爬坡到另一個方向的 Law Courts 公車站搭車,所以就沒過去看一眼了。

20230507_094734.jpg

20230507_095641.jpg

20230507_101008.jpg

  而後我搭公車到 Uckfield 準備搭火車。在這站的轉車時間有點長,我還去這裡的 Waitrose 繞了繞。

  回來後正好看到要搭的車有車掌,想跟他詢問我離開Hever後要去倫敦,在倫敦都會區範圍內想用oyster card, 是要先買到 Upper Warlingham 再刷oyster card嗎?並秀出我已買好的往Hever的彈性時間火車票。

  車掌說在英國,如果我最終要搭火車到倫敦,買到倫敦的火車票就好,其間要在Hever下車參觀城堡也可以。他幫我補上從 Uckfield 到倫敦橋火車站的離峰票和 Uckfield 到 Hever 彈性票之間的差價3.1鎊,這樣我就不用在 Upper Warlingham 出站刷oyster card, 導致要搭再下一班車才能到倫敦橋。

20230507_110907.jpg

  Hever是個美麗的小站,但是個招呼站,又離Hever市中心有一點點距離,感覺這裡是居民大多有車的高級住宅區。

20230507_112215.jpg

20230507_113134.jpg

20230507_113523.jpg

  Hever Castle 的大門看起來普通,但還滿舒服的。裡頭的花園也是這樣的風格。
  有城堡花園聯票,也有只參觀花園的票價,官網買會比當場買便宜一點,不過我的手機正好沒電了……

 

20230507_120818.jpg

  我先往Anne Boleyn's Walk走,這條散步道位於花園的邊緣,所以要爬一小段,還滿清靜的,

20230507_121704.jpg

  清靜被打擾時就是來到開車入口處了,另一群遊客熙熙攘攘從這裡入園。
  這裡有個湖,天氣好時可以在這裡划船;也有兩間餐廳位於這裡,可是這裡的位置無法充電,他們建議我去問問靠近來時入口與城堡的MOAT CAFE.

20230507_122340.jpg

20230507_122507.jpg

20230507_122540.jpg

 

20230507_122758.jpg

  所以我只能繼續用超省電模式也所剩無幾的電隨手拍拍花園。

20230507_125015.jpg

  MOAT CAFE是像學生餐廳那樣、拿著餐盤點餐的模式,幸好在這裡真的找到了可以充電的位子,而我也點了溫暖的parsnip, carrot and ginger soup和超甜St. Clements cake, 在這裡休息一下。
  不過為了趕一小時一班往倫敦的火車,也不能休息太久……在郊區的景點除了開車能自由些,受制於大眾運輸時刻表,即使是自助旅行也好像跟團啊!

20230507_125045.jpg

星期天晚上在倫敦聽音樂會

20230507_154216.jpg

  在倫敦橋火車站轉地鐵,我先到 Royal Academy Schools 逛逛,打算晚點步行到 London Palladium 聽音樂會。

20230507_154656.jpg

  Royal Academy Schools 給自己的定位是當代藝術研究所,迄今歷史已超過250年,當年是喬治三世個人為了促進英國藝術設計發展而建立的。

20230507_155334.jpg

 

 

20230507_155719.jpg

  這裡收藏了不少名作的複製品,提供研究生學習之用;例如他們的鎮館之寶是最後的晚餐(1515-1520複製版),這麼早期的複製版據信為達文西的學生所作,在這幅複製畫可以看到很多現在原畫已不存的細節。

20230507_161658.jpg

  從後門離開 Royal Academy Schools, 準備去看看外觀特別的百貨公司 Liberty, 發現路上掛了不少國旗;之前來很少看到這樣的景象,後來才想到我抵達倫敦的前一天(五月六日)是英王查爾斯三世的加冕日,音樂會主辦方還發信提醒倫敦市內交通可能會很混亂要提早出門等等,幸好五月七日的交通大致上還可以,就像平常的倫敦一樣。

20230507_161756.jpg

  我當時遇到的麻煩是,怎麼都找不到 Liberty 以及它著名的立面,轉進小巷時突然發現和大街(Regent St.)氣氛完全不同,突然意識到自己進入了倫敦的蘇活區。

20230507_163601.jpg

20230507_162913.jpg

20230507_163207.jpg

  在小巷裡小心翼翼地多次重新定位自己和嘗試方向,終於找到 Liberty 的側門入口,不過 Liberty 大概因為太有名了,和我一樣只是進去晃晃的遊客在一樓很多,其實不怎麼有逛街的樂趣。
  我趕緊離開,出來後發現我就在他們的正面立面前,而鬆了一口氣的我又發現對面就是今晚要聽音樂會的地點—London Palladium. 

20230507_163712.jpg

  London Palladium 的正面在轉角的 Argyll St. 上,正面的古典風格和剛剛 stage door 處的現代風格難以讓人想到他們是同一個劇院。

20230507_165023.jpg

20230507_165534.jpg

20230507_170337.jpg

  離進場還有點時間,但我也還不餓,後來決定在有充電插座的 ARKET 點杯咖啡。進去坐下後還以為這間咖啡廳兼賣衣服,看Google maps評論才發現是我搞反了,它是間在Great Marlborough St.的側門出口放幾組桌椅兼賣咖啡的服飾店,他們正式的入口在Regent St.和Great Marlborough St.的轉角,所以咖啡廳這裡應該是給陪逛街的人休息的地方?
  ARKET 的mocha latte要價4鎊,偏貴,但這裡倒是一個欣賞 Liberty 立面的好地方。

20230507_173847.jpg

20230507_191538.jpg

  這次的 Dr. Zhivago in Concert 我因為報復性消費,買了最貴的票,位置在 Stall 第五排中央。
  對女主角的聲音詮釋超驚豔!
  Ramin就四顆星,他的齊瓦哥實在沒有說服力,但歌曲表現可以給四顆星。
  音樂劇劇本格局很小,光看主角們年輕時期三人並排站就知道結構要放在一男與二女之間而非時代就有些失望,也因此我才對如何讓觀眾認同齊瓦哥醫生很重視,而Ramin沒做到這一點。

20230507_202339.jpg

  這場沒有安可,散場動線也算流暢。
  只是觀眾們快速散場掙來的時間都到stage door來堵人了。配角們,如壞得讓人心裡一寒的 Pavel Antipov(Charlie McCullagh飾演),陸續出來,最後出來的是親切美麗的女主角Celinde Schoenmaker,Ramin則很貼心地怕大家等候太久,堅決不出現XDrz

星期一早上看點現代藝術

  從上次在倫敦好好待上一週之後,新增想去且此次行程時間正好可以參觀的倫敦市中心景點之一是Yina 分享的 The Graffiti Tunnel, 也就是高架的滑鐵盧車站下的行人穿越道,那裡有層層疊疊的合法街頭藝術。

20230508_110457.jpg

20230508_110549.jpg

  不過滑鐵盧車站頗大,地圖上看起來 The Graffiti Tunnel 在車站的西側,但車站的地面出口其實都是往東南方的 Cab Rd. 開,必須繞好大一圈才找到地方;而我還不死心的找有沒有西側出口時,遇到了這座獻給疾風的一代的雕像。
  「疾風的一代」指的是1948年6月搭乘帝國疾風號、以及在那之後幾年抵達英國的西印度群島人。在1833年的「廢除奴隸制度法」後西印度群島人成為英國公民,而他們可以用英國人身分自由進出美國工作,直到1952年美國的「McCarran-Walter法」把他們排除在英國人之外,讓他們的移民配額大幅被削減,他們才爆發性的流入英國,而在五零年代末英國經濟惡化後,白人與黑人衝突加劇(例如後來促成諾丁丘狂歡節的、1958年8月的種族暴動)。
  寫這首詩的Laura Serrant教授就是西印度群島移民後代,身為女王的護理師想必他在護理界地位崇高,他寫詩提醒英國人,西印度群島移民自從疾風的一代起就是護理界的大多數喔!是他們重建了英國在二戰後的醫療照護體系。

20230508_111255_001.jpg

20230508_111503.jpg

  繞了車站半圈,在小雨中終於抵達Graffiti Tunnel. 這裡遊客人數剛剛好,夠熱鬧但不會太影響參觀。而與此同時,街頭藝術家們也在舊的壁畫上重新畫上新的。

20230508_111613_001.jpg

20230508_111852.jpg

20230508_112037.jpg

  因為滑鐵盧車站轉乘有些複雜,我乾脆從另一端的樓梯離開這裡,打算走到Lambeth North去搭地下鐵。

星期一中午來吃炸魚薯條

 

20230508_114318.jpg

20230508_114322.jpg

  我順路造訪聖馬田教堂。

  這座教堂歷史悠久,即使是今天所見的重建式樣也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這座教堂的地下室有家咖啡館,會舉辦爵士音樂會,並以利潤支援教堂的無家者計畫。

20230508_120409.jpg

  上次在倫敦時我吃過 Poppies Fish and Chips 和 Sherlock Holmes 的炸魚薯條,前者還OK, 後者不推薦;而即使知道英國菜很難吃,仍然希望吃當地食物而盡量不進異國料理店的我,決定再給他們的炸魚薯條名店一次機會。

20230508_120058.jpg

  Rock and Sole Plaice 不敢說自己是創始店,但也強調自己是在炸魚薯條這道菜出現時就開的老店,他們的魚有很多選項,看得我眼花撩亂。

 

20230508_122305.jpg

  我選了 Regular size 的 Haddock, 份量已經大到足夠讓味道從還可以變得很膩。

20230508_122312.jpg

  反而是期待沒放太高的 London-style Sides, 酸黃瓜、酸生菜沙拉、酸洋蔥、酸水煮蛋,每樣都很開胃,勉強讓我解了炸魚和軟薯片的膩。

20230508_131426.jpg

20230508_131601.jpg

  離開餐廳後我走到Gillian Lynne Theatre. 
  在我旅行的期間這裡上演的是 The Lehman Trilogy 復排版,原版我只在 NT Live 看過,為劇及演員深深著迷,此次復排雖然換了演員(Michael Balogun, Hadley Fraser and Nigel Lindsay),但據 Angela 的評論也值得推薦。
  可惜星期一下午沒有演出,而若看完星期一的晚場我就要趕不上飛機了,所以只能過來打卡看看外觀。

星期一的下午去公園走走

  在倫敦的時間只剩下一點點,我打算在海德公園和肯辛頓公園走走。

20230508_140942.jpg

  從 Marble Arch 站下車時,意外發現大家在與王冠合照,原來加冕日的影響還有這個。

20230508_143648.jpg

20230508_143916.jpg

  海德公園很美,很能讓人放鬆;可惜現在還是夏天,冬天的 Winter Wonderland 現在什麼都沒有。

20230508_145338.jpg

20230508_150154.jpg

  兩座公園交接處的 W. Cariage Dr. 有馬匹專用道路,會在這裡遇到騎警嗎?

20230508_150343.jpg

20230508_150844.jpg

20230508_150943.jpg

  到了肯辛頓公園處,我原想參訪 Queen Caroline's Temple, 但也許在整修,無法靠近。
  Queen Caroline 是喬治二世的王后,肯辛頓宮做為王室居所的最後經營者。他聘請了 Charles Bridgeman 作為王家園丁,今天肯辛頓花園的水池和步道仍是 Bridgeman 的作品。在那之後肯辛頓宮就成為了集合住宅,王室成員及相關人員支付租金住在這裡,而 King/Queen 不再。

20230508_151309.jpg

20230508_154819.jpg

  離開肯辛頓花園後我到 The Whiteley 打卡。這裡曾是英國以及世界上第一個百貨公司,創辦人在1863年在此開立精品店,而後接二連三買下這一帶的商店,同時一邊擴充商品類型,打出「從一支筆到一頭大象」的廣告標語。
  可惜我去的時候應該是在整修,而且從 Google maps 的資訊來看,應該整修好幾年了。

  接下來我原本打算去邱園走走,可是邱園雖然開放到晚上七點,但他們的參觀重點如溫室和Treetop Walkway都只開放到五點,知道這個消息後我放棄買票,乾脆早早到機場休息。

20230508_193540.jpg

20230508_193551.jpg

20230508_193609.jpg

  Gatwick airport 通關前的 WHSmith 有賣明信片和郵票,不過明信片狀態不是很好,有凹痕也有黃斑,勉強挑出些能看的。顯然很少人在這裡買明信片來寄。

20230508_190446.jpg

  很少人買郵票的好處,就是我在這裡買到的還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郵票。
  市中心的郵局已經是查爾斯三世國王的郵票了。

20230508_190452.jpg

  買郵票時我猶豫要買一等郵票還是二等郵票。店員跟我說差別只在快慢,所以我一開始買二等郵票(八張六鎊;在這裡郵票只賣八張一組,不單賣,所以才多買那麼多張明信片)。
  後來想想,1.5 鎊的郵資真的夠寄到台灣嗎?市中心郵局賣我 2.2 鎊一張欸,所以要買一等郵票(八張 8.8 鎊)?保險起見還是回去跟店員換購了,後來聽說朋友們在兩週後順利收到。

20230508_212715.jpg

  (不知為何通關後的 WHSmith 賣的明信片狀況好多了。)

20230508_203608.jpg

  (通關後一樣有郵筒可以寄明信片。目前郵筒上仍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名義。)

20230508_204740.jpg

  (其他跟加冕日有關的商品。)

20230508_210030.jpg

  (聽說現在的小孩子已經不認識哈利波特了。)

20230508_215254.jpg

  (搭 WizzAir 的飛機會讓人感受到金錢的力量—搭前排高價座位的人可以走空橋,買經濟座位的後排乘客要在夜間的小雨中走到停機坪。)

星期二的早上在雅典散步

20230509_065809.jpg

  這次在清晨進雅典,決定搭客運到憲法廣場,機場巴士單程只要 5.5 歐,比地鐵便宜多了。

20230509_072030.jpg

20230509_104011.jpg

20230509_104037.jpg

20230509_104105.jpg

  雅典的憲法廣場是一個很適合轉機旅行時快速體會希臘的地方,例如星巴克城市杯(雖然裡面還有賣塞普勒斯的 Limassol 城市杯就很怪),例如廣場最高處的希臘議會的憲兵交接儀式(他們現在仍穿外套,看明信片他們上衣的刺繡很精緻,而且是寬袖),例如那些報亭賣的很明顯針對遊客的明信片和食譜撲克牌,例如地鐵站展示開發時挖到的文物而成了小型博物館(和羅馬一樣,希望台南的保存至少可以做到他們這樣)。

20230509_082626.jpg

20230509_082644.jpg

20230509_082712.jpg

20230509_082750.jpg

20230509_082846.jpg

  路過一個東正教堂—Holy Church of Saint Dionysius the Areopagite, Patron Saint of Athens.
  我一開始只注意到這座美麗的教堂有設長椅,而我第一次自助旅行看到的東正教堂是拉脫維亞的Rīgas Kristus Piedzimšanas pareizticīgo katedrāle,那裡中央沒有座位,人們坐在牆邊,我以為那是東正教堂的特點,結果不是。
  回國後我才知道這座教堂名叫Holy Church of Saint Dionysius the Areopagite, 但跟酒神戴奧尼修斯沒有關係,這位「亞略巴古的丟尼修」是雅典的主保聖人,他是西元一世紀的雅典法官(Areopagus是雅典的地名,擔任過執政官的議員們經常在Areopagus山上議事,他們因此被稱為Areopagites),聽了使徒保羅的講道後成為基督徒。

20230509_124913.jpg

  在雅典的機場,看到之前 Carol 點的 Feta Cheese Pie, 想著點來試試看,結果起司鹹得和豆腐乳一樣,感覺不能單吃,要配很多飯才行。

星期三的早上在樟宜機場休息

  星期三早上在樟宜機場,因為懶得去市中心看整修中的教堂或清真寺了,就在樟宜機場裡走走。

20230510_081718.jpg

  樟宜機場的免費轉機旅行竟然恢復了!
  不過現在的團還不多,如果沒有對上開團的時間還是無法玩。

20230510_083819.jpg

  懶得去市中心,機場裡還是有美食街提供東南亞小吃的。
  馬來西亞美食遠超英國和希臘甚多。
  不過這裡都是用點餐機點餐並刷卡付帳,所以我手中的新元零鈔還是花不出去。

20230510_094158.jpg

  這個在貴賓室之外的躺椅區是我意外喜愛的地方。
  面對陽光讓我其實沒有入睡,但躺椅又貼合全身肌肉讓他們能好好放鬆,正好適合我這個其實在飛機上睡夠了但不知為何仍然疲累的人好好養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