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容易的,就是家醫科了。
在家醫科見習四個禮拜,分別跑了社區醫療、巡迴醫療、醫院門診、和安寧病房四個地方。社區醫療就是一般印象中的家醫科,要盯小孩老人打疫苗,要為成人做健康檢查,要做衛教宣導,所以很容易病人的家屬也是自己的病人,可以做到為病人除了全身的疾病、也同時考慮到病人的心理與社會因素。
巡迴醫療是另一種社區醫療。因為地處偏遠,全鄉裡只有一些小診所,還遠到必須搭車去;再加上住在山裡自給自足,手上的銀錢不多,有什麼小症候也捨不得看病,頂多難受時買成藥撐著;如果沒有大醫院接下巡迴醫療計畫,他們也不捨得去診所拿藥。有了計畫之後,至少他們會每星期定期來拿拿酸痛貼布量量血壓,逐漸與醫療人員建立起關係,有些病人會熱情地送上自家產的香蕉筍乾,真有病痛也願意來看病,從親友聽到什麼藥品食品的建議也會來問問。
安寧病房是最特別的。因為來此的病人(或是家屬)都有尋求平靜走完最後一段路的共識,所以就是想盡辦法在各方面讓病人感到平靜,於此同時,為家屬做好心理調適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應該說,進來安寧病房的,全部人都是家醫科的病人。
視病如親,當然不是指那些因為血緣所以毫無理由做了一輩子親戚卻老死不相往來的,而是會真心相照問的;讓醫療人員與病人有更多相處時間,多多瞭解病人的生活環境與家庭背景,對醫療方向當然有非常巨大的幫助,附加的效果,就是醫療人員對病人感同身受,甚至社區醫療/巡迴醫療還能上人對那片土地產生感情與認同。
專科醫師可能因為大環境,很難照顧到每個病人和他們的家屬,但對家醫科來說,視病如親是特別重要、也應當做得到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