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我向自己预约了这篇游记,当时我说:
希望能順利祈福與賞楓賞銀杏,以及希望到時會談已經練好了
到京都之前
忘了為什麼了,今年初與許久不見的友人Iria約定要到京都賞楓,以及參拜天滿宮;我明年要考專科,她要考次專,一趟祈福之旅正好可以說服自己這是有必要的行程。
因為買在楓葉季,又沒有搶到最低點,機票價格接近萬元,住宿兩晚四千多,不太便宜。
接近楓葉季時,才發現今年楓葉比前幾年早一兩周見頃,原本想搭嵐山小火車上嵯(ㄘㄨㄛˊ)峨野,再搭保津川遊船下來,但這裡楓葉在我們去之前早已被評為見頃,不知是否只見到落葉的楓林;而後賭見頃會維持一兩周,看網友即時分享的照片仍未全紅,還是將嵐山小火車排進行程,決定抵達關西機場後,買Haruka+icoca套票時就問是否還有嵐山小火車的位子,可惜皆已訂完,只能現場排隊碰碰運氣。
京都夜楓—永觀堂
Haruka列車抵達京都驛時,比表訂晚上一點點。
到車站大門時,抬頭就是京都塔。
我們在這裡買了公車回數券和一日券,想搭5號公車到永觀堂(若搭地鐵需要走更多路,而我們沒時間先去住宿處放行李了),但發現google地圖無法顯示5號公車要在京都站的哪個站台出發,而這裡站台無數,讓我們來來回回找了好久,最後是直接看到抵達的5號公車,直接問司機,才找到位子開始排隊。
原本Iria想去看高台寺夜楓,因為這裡的最後入場時間最晚,但我覺得高台寺可以和清水寺一起逛,所以推薦夜楓一樣出名、又有回頭阿彌陀佛像可參觀的永觀堂。
進入永觀堂範圍後,到買票前,這條通道也有些許夜楓可看;人有些多,我們仍排隊買票,帶著大件行李一起進入賞楓的人群中了。
隨著人群走,隨著聲響走,正好遇上雅樂表演。
不知是誰的巧思,把路旁的小燈放進紅葉。
路底有座觀音像,這裡左手邊有向上的階梯,脫鞋入殿後才知道,這裡就是收藏著回頭阿彌陀佛像的阿彌陀堂。
永觀堂得名自這裡第七代住持永觀律師,永觀律師最出名的傳奇故事,是他在彌陀堂上念誦,或許一時心不專一,就看到阿彌陀佛顯身,回頭向他說:永觀,你遲了。
以佛教教義而言,菩薩於世間有情,牽連掛念眾生,因此常回世間。唐代敦煌帛畫也常畫引路菩薩,是喪禮中懸掛招亡者之魂的條幡,上畫亡者肖像,前有菩薩引路,也是頻頻回首,彷彿擔心掛念往生的漫漫長途上,跟隨者步履艱難,跟不上進度。佛與菩薩不同,已入涅盤,不受後有,因此應該是不會回頭的了。然而永觀堂的阿彌陀佛意外回頭了。
永觀,你遲了。佛的聲音如此督促鼓勵。在漫長的修行路上,或快或慢,或早或遲,其實都是修行,也都可以被包容顧念吧。
(摘錄自蔣勳《回頭》)
彌陀堂的設計很特別,讓參拜者能從三面欣賞這尊回頭像;堂內不能拍照,我只能在出到走廊時拍下簷下的夜楓。
這是永觀堂最經典的一景。
出發前我在另一友人Z的INS上看到了最美的永觀堂放生池夜楓,幸好當我親身來此時還來得及在橋上看到,並在下橋後拍下差可擬的紀錄。
其實晚上打燈的放生池,會倒映出池畔的楓樹枝,縱橫交錯如網,在水池中閃著銀光,這才是最如夢似幻的,可惜拍不起來。
離開時,才注意到通到處除了楓樹,還種了老松;夏日的永觀堂應該是另一種風景吧!
要搭公車回住宿處時,發現google maps對京都公車會出個小錯:不同路線在同一公車站會各自有站牌,但不同的站牌可能散布在十字路口的四個區域,google maps卻把他們都混成一個定點了;我們要搭204公車時就遇上了這件事,地圖顯示站牌在路口的東北,到了東北的站牌處才知道204的站牌其實設置在路口西南,當我們等紅綠燈過馬路時就看到204在我們眼前開走了。
我們等於在寒夜裡多等了20分鐘;幸好這裡有棵還可以的銀杏樹,算是小有收獲。
京都公車站牌上對即將抵達的公車,是用機械牌顯示的,頗為有趣。
住宿處位於北野天滿宮旁的住宅區,我從airbnb找的,房東將大門和房間鑰匙放在屋外的密碼盒裡,雖然房子有點難找且無法得到房東即時的幫助,但入住時間彈性,對於行程滿滿的旅人如我們,很是方便。
房子一樓的客廳算是這間airbnb的交誼廳,廳內有座白狼模型,Iria把它評為本日最驚嚇。
錯過晚餐的我們,原本的最後救贖就是在住宿處隔壁的Yoshi's Bar吃著遲來的晚餐,結果這是我進去過最小的居酒屋了,室內只能容納下吧檯和一張和式桌,酒的品項琳瑯滿目但熱食選擇就不多,我選了燉肉Iria選了蛤蜊濃湯,配上烤麵包,我再點杯生啤,這樣就是一餐。
食物尚可,生啤頗清甜,老闆娘很親切,Iria說,這是一間走鄰居路線的小居酒屋。
嵐山小火車和保津川遊船
隔天還沒露出魚肚白時,我們掙扎著爬起,腦袋還未清醒就完成梳洗,想搭最早的嵐電(6:10)到嵐電嵯峨站,排隊買嵐山小火車的票(據說最晚早上七點前就要去排了)。
天滿宮的東門隱約可見,此時已有人準備擺攤(每個月的25日在天滿宮有市集,我們曾經想著如果嵐山楓葉已落,乾脆在市區閒逛,那就來逛逛市集,但後來還是決定跑嵐山);我們順勢穿過天滿宮,再從正門離開,瞄了一下各個攤位都有什麼。
嵐電的北野白梅町站是嵐電唯四有人站之一,在我們之前已有三四個乘客等在那裡,看起來是通勤族。
北野線的車廂座椅美到讓人不想坐下!
這是以京都四季之美來設計的。
到了嵐山小火車的嵯峨驛,排隊的人龍已經繞了一個彎,看那裝備齊全的羽絨衣和折疊椅,前幾名該不會是徹夜來排的吧?
幸好這趟旅行我是和Iria同行,我們才能輪流到轉角的LAWSON買早餐。
印象中是八點會開門售票?我們排得還算前面,買到了當天加掛的第五節車廂(露天車廂,視天氣加掛)的單號座位(很多人都推薦要買雙號位,但也許是我們那天人太多了,工作人員根本沒給我們指定座位的時間),順勢到隔壁櫃台買了保津川遊船票兌換券,等發車時就到一旁的商店區逛逛。
嵐山小火車限定的啤酒真是太吸引人了,不過冷空氣讓我完全沒有購買慾望。
小火車車站裡最搶眼的就是壁畫了;我應該是第一次看到田村能里子的畫,但她的畫風很好辨認,頗有大師氣質。
拍張照記念一下,好不容易買到的小火車車票,和遊船票兌換券。
雖然坐的是單號位,但從嵐山出發的車一開始也是有楓林可看的,直到路線四分之一過橋後,才是雙號位面向河谷及楓林;不過我們去的時候,一開始在單號位看到的楓林極美,穿過隧道後,所有人都為頭頂上的楓葉隧道驚嘆,反而是後段雙號位看到的楓林已經要落葉,楓葉偏枯褐色而縮小,沒有讓人起身到對側按下快門的慾望。
在保津峽站看到大量日本傳說中的生物—狸貓。
在嵐山小火車的龜岡站下車,這裡的風景其實也不錯,只是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逗留,如果要搭接駁公車趕去搭保津川遊船的話。
保津川遊船最早是十點開始,將遊船兌換券交給櫃台後會換成號碼牌,聽到叫號再下樓梯到渡口即可。
我拍下了保津川遊船限定的酒,決定不買這裡才買得到的船夫衣和斗笠,卻花了日幣兩百元買了平凡無奇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手套(京都好冷啊)。
遊船是這樣頭部翹起的小舟,船夫一組共三人,負責划槳擺舵和撐竿,以及負責講解保津川沿岸景點。
整趟遊船行程中,三人會有兩次換班,每次換班都贏得整船乘客的注目禮。
一開始的景色平凡無奇,船速頗緩,我為了高昂的票價(日幣4100元)後悔了幾次;過了這神社後才開始有了些許變化。
遊船行進間會剛好遇上嵐山小火車,或是JR.
其實嵐山小火車就是舊的JR山陰本線鐵路;JR截彎取直後增加了效率,舊的線路則放上貨運車廂改造的觀光列車,春櫻夏樹秋楓冬雪,讓遊客們能體會慢時代的風情。
我們的船程中還看到了划船體驗的遊客;龜岡、保津峽和嵐山站周邊分別有不同的短程划船套裝行程。
路遇JR.
保津峽鐵橋。
發現原來有人在半山腰建造旅館;旅館有自己的渡船和渡口,想必是要獨占這裡的清晨黃昏。
接近嵐山時,有艘攤販船靠了過來,賣季節水果烤魷魚關東煮等,讓我回想起曼谷的水上市場。
這裡商品選擇不多,但更清靜幽美。
岸上散步賞楓的遊人稍稍增多,而無車馬喧。
下船時,仍微微頭暈,難以適應腳踏實地。
渡口處楓紅似火,不過沿途的楓紅橘黃,以及櫻樹銀色的枯枝,似乎才是真實。
渡月橋是著名景點,據說出現在許多文學作品中,但我只看到人人人人,人多到上橋處的路口還要交通管制,就完全失去排隊上橋的念頭。
想過要嚐嚐米其林一星的廣川鰻魚飯,但排了一陣後店員過來說要等兩三個小時,當時已經十二點多,為了趕在下午四點半前回到天滿宮去祈福,我和Iria討論後只好遺憾的放棄它。
幸好後來在往野宮神社和竹林時,路遇另一名店嵯峨豆腐三忠,排隊人數尚可接受,我點了玉子蕎麥湯麵,Iria選了豆腐,口味值得一試,C/P值OK。
嵐山楓葉—天龍寺
竹林處都是人,景色普普;如果花錢坐人力車就可以走一段行人不可進入的竹林小徑,也許那裏的景色比較好。
野宮神社以祈求良緣聞名,但排隊求良緣的人排到了階梯下,我放棄,只是進去晃晃。
將祈禱文放在水面上,以硬幣壓著,直到紙張被完全浸透沉入桶底,這樣的祈願方式蠻特別的。
野宮神社偏殿處也有些許楓葉。
而後我們從北門進入天龍寺,算是從地勢高處徘徊往下逛庭園,誤打誤撞走了省力路線(雖然實質上沒省到多少力,但對睡眠不足又走了半天的我來講還是有份量的)。
曹源池畔風景頗美,可惜中午時往南望是逆光的。
而後我們誤打誤撞爬上了位於天龍寺庭園西側的望京之丘,望向東方的京都市中心。
常常有人說紐約不是美國倫敦不是英國或巴黎不是法國,同理東京不是日本,但京都也不那麼日本—至少京都的天際線,不像很多日本城市,會有天守閣。
望京之丘頂端有棵大垂枝櫻,秋天只剩枯枝,正好能將天龍寺和京都看得清楚;不過如果是櫻花季來,又會是另一番美景吧!
天龍寺除了以楓葉和櫻花聞名,此時還有幾棵茶花,重瓣的單瓣的,自有它們的精采。
天龍寺除了庭園,還有其他以庭園或寶物或楓葉的收費區(大殿、寶嚴院等),我們就沒有再一一進去參觀了;今天看得楓葉也差不多了,而且不收費區也有些許美景。
京都夜楓—北野天滿宮
回北野天滿宮時,約下午四點,已沒時間逛市集了,趕緊直奔祈福處。
在這裡祈求考試合格要日幣五千元起跳,雖比想像中大條但套組內含物頗豐富,工作人員和神官也處理得很細心;但除了錢外還有另一個關卡,就是要將自己的姓名、住址和考試名稱寫成日文哪!
我用google找了個將中文名字翻成片假名的,但地址和考試名稱就沒有網站可以幫忙翻了;看時間來不及,我直接寫了中文地址,幸好大部分文字工作人員都能讀懂,讀不懂的他們會用英文和我確認意思後,加註上日文。
在正殿中跪到腳麻,聽到自己姓名地址的發音時虔誠默禱,最後跟著其他祈福者依樣畫葫蘆的拜拜,終於把心安住了。
祈福儀式結束後,用套組內附贈的簽字筆寫了繪馬,然後試著綁在最高處。
往綁繪馬的地方途中,正好在一天中最恰當的時刻拍下了天滿宮的銀杏。
銀杏不比楓葉,夜間打光後反而詭異,而在白天的強光下要奪人目光又要銀杏樹本身樹型足夠美;反而是太陽將下山的魔幻時刻,華燈初上,一切都剛剛好。
北野天滿宮有一處御土居(豐臣秀吉修築的京都堤防兼城牆,現在留存下來的少部分已列為史蹟),周邊庭院在楓葉季會圍起來收門票,但門票費包含茶菓卷費用,還頗超值。
與永觀堂不同,天滿宮御土居賞楓的路線是由上往下的,所以會有一段好像走在森林遊樂區、看著楓樹的樹冠層以及隱隱透出的底層路徑的微妙角度。
要轉往下的樓梯處有一平台,看到鹿肉擔擔麵、又是只有這兩天限定提供,完全打到還沒用餐的我們兩人的點,就決定坐下來了~
坐下用餐的這裡景色其實還不錯,如果可以把左右的閃光挪走楓景會更好。
鹿肉入口即化,重口味搭上清新的蔬菜和野菇頗能互相襯托,Iria對丸子沒有嚼勁不太滿意,我卻因為味道讓我想起在慕尼黑吃的肝丸子而私心加了不少分;唯一不滿意的是熱湯實在太少,這對亟需暖身的我感覺很不夠啊!
當然也是因為我只有用手機拍照的程度所以效果不怎麼樣啦,但兩天看下來,北野天滿宮的楓葉明明能看到更完整的楓葉(永觀堂的樹冠層已經落葉,白天看起來應該會打折扣),卻因為打光效果關係,看起來色調有些詭異,實在很可惜。
爬坡後,鄰近出口時,終於看到了茶室。
今年的茶菓是京都和果子老店「老松」所做的限定產品,內餡頗甜,但摻了些許山椒,帶上一點點的辣和香味。
茶是焙茶,放在保溫瓶里讓遊客自取;茶碗底部是天滿宮代表性的梅花。
喝完茶後依依不捨的離開,回到天滿宮庭園後,正巧遇上了鼓樂表演。
離開天滿宮時應該才七點多;冬天天暗得早,要回住宿處有點不甘心,但又沒力氣跑遠,我們決定走回嵐電北野白梅町站,那附近有家超市,逛完超市買點消夜後,還是無法克制想嘗試來時遇到的餃子的王將,就進去店內等位。
這間謎樣的日式中華料理是起源於京都的五十年老店,但從裝潢到口味都讓我感到濃濃的大阪風。
沒特別餓的我們先從小皿菜單選了想嘗試的餐點,沒有小皿版的才點正常分量。
這份是Iria的小皿版炒飯,我是覺得頗普通的。
因為七龍珠所以想點天津飯。
基本上是滑蛋蓋飯,還有蟹肉棒和勾芡;可以一試。
雖然是小皿版的飯,但店家都有幫我們附上一碗蛋花湯,雖然超鹹。
正常份量版、有六片厚切肉的叉燒肉拉麵,叉燒十分美味,麵條和湯頭也不錯,只是湯實在鹹到爆。
喝完拉麵湯,再回頭喝蛋花湯,突然喝得出蛋花湯的風味了呢!
小皿版的煎餃,基本上是為了嘗試招牌而點的,結果出乎意料的好吃,皮薄軟但又有點煎硬的口感,感覺是現桿餃子皮的美味,樂勝平價的八方雲集。
京都散步
隔天早上Iria要先到京都大學與她的瘋狂同好碰面,所以我們走另一條路去搭公車;京都秋天隨便一個小公園都很美。
公車經過鴨川三角洲,突然讓我理解為什麼萬城目學以鴨川為京都代表。
真該夏天來一次京都,在鴨川品嘗川床料理的。
Iria的瘋狂同好拿出她從九州帶回的小點心招待我們。
真想再去一趟九州啊!
京都大學這裡也有夾道的銀杏樹,只是路太寬而樹又經過修剪,沒有很漂亮;聽說東京大學的銀杏很美。
繼續坐公車到八坂之塔附近下;在這裡有個旅遊資訊中心,寄放行李一件五百元。
放下行李後我們就去附近閒晃啦!
原本想去看看高台寺,但後來發現高台寺和清水寺一樣都在整修中,而且前人講到高台寺都只推薦夜楓,臨時決定不進入,繼續在附近閒晃。
剛踏上寧寧之道就被這裡的店家吸引,我在第一家的傳統煎餅店就迅速買好了伴手禮,在第二家的和紙店非常想下手購物,在第三家的陶瓷店為櫥窗驚嘆......
後來在掌美術館附近,曲徑通幽,在以為是盡頭的地方又有其他通路,隨時可以發現隱密而有趣的店家,這就是東山區最有趣的地方啊!
最後不知怎麼走的就從石塀(ㄆㄧㄥˊ)小路出來了。
遠遠就看到這座西洋塔,它就位於寧寧之道底部的大雲院,名為祇園閣,又名銅閣。
原打算走完寧寧之道就回頭,還是被紅葉吸引,忍不住又多走個幾步;京都東山區實在太好逛了啊!
時間所剩不多,幸好回程可以走三年坂,順道領略一下。
二年坂和清水寺,就留給三年後的櫻花季吧!
拍拍照,取回行李,著名咖啡店等待的人太多不想排隊,還是快些搭公車去京都車站趕往機場比較安心。
補照Haruka列車那充滿設計感的車牌。
在站台這裡停個十分鐘挑個雖然冷但超豐盛美味的鐵路便當,離下一班開車還有時間,就去7-11挑個熱飲,順手買盒焙茶Kitkat—雖然超甜但仍吃得出焙茶香。
至於在關西機場等過安檢時大排長龍,讓人擔心到底趕不趕得上飛機,那又是另一個驚嚇了。
結語
雖然會談還沒練好,但完成了祈福,楓葉看飽,銀杏也有看到,算是完美的一趟旅行~
要專心練會談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