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門大學

  這天我打算走金門的東半部;且既然民宿離金門大學不遠,總是該來看看的。

  也因為發現了金門大學的英文是National Quemoy University,讓我查到了金門日報的這篇文章: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202644?cprint=pt

  因為看到這個塑像(?)所以開始搜尋金門歐亞水獺;看起來歐亞水獺在歐洲的數量和分布都不算讓人擔心,但在亞洲就慘了,尤其在南韓和台灣也已經瀕危,台灣本島已經找不到蹤跡,金門推估也只剩下三位數。

European Otter area.png

  希望能有更多人願意多為其他生物想想,開發時能做好整體規劃,讓更多物種能和人一起活下去。

  路邊看到盤在斷牆上的大榕樹,停下拍照。

  這有著廢墟美的小聚落是後盤村。

沙美老街

  因為出現了新的打卡景點—沙美摩洛哥,所以我騎到了金沙鎮。說到金沙鎮的地標,我還是會想到金沙劇院,但不知為何都來金門第二次了也沒想過要進去看看。

  回來後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其他人的金門旅遊影片,聽說這裡有些靈異傳說......

  金沙戲院前有間不起眼的小麵包店,但有人推薦他家的高粱布朗尼和高粱酸白菜鹹蛋糕,難得來金門一趟,儘管只有我一個人,還是各買一個帶走了~

  蛋糕盒的外觀頗有創意,內裡的高粱布朗尼也頗推薦,但高粱酸白菜鹹蛋糕口味就普通且吃不太出來高粱或酸白菜味了。

  當然一樣在沙美老街的閩式燒餅也是必買;這次來發現除了甜鹹燒餅還多了一種麻辣口味,品嘗後,對我來說鹹>麻辣>甜。

  雨中的沙美沒有那麼摩洛哥,但微妙地凸顯出了新整修的乾淨氣息以及廢墟感的融合。

王家大厝

  下一個點是山后民俗文化村,但我更想叫他王家大厝,因為這裡是為孫中山革命出錢出力的旅日華僑王敬祥在經商有成後號召族人闢建的十八間大厝,在這裡可以看到海,看到保存完整的古厝以及文物,也讓民宿及傳統服裝體驗等店家進駐,用民俗村這樣仿古新造的概念來描述實在太可惜了。

船型堡

  新開放的景點,我是聽海豚灣民宿的管家夫妻介紹才知道有這個地方的;要從陽沙路左轉進砂石鋪的、很容易犁田的小路,但繞進來這裡看海還不錯。

陽翟老街

  陽翟老街是「軍中樂園」的拍攝地,只是那些場景沒有就在大馬路旁,我繞了一下,先看到在庄頭的陳禎恩榮坊。

  金門最有名的牌坊應該是邱良功母節孝坊,之前旅行時也曾路過瓊林蔡氏的一門三節坊,其實隨著時代變遷,牌坊想要彰顯的守節已經不再那麼值得提倡,所以我看到陳禎恩榮坊,想著這至少是個因為自己的能力得到的牌坊吧!比較值得推崇。

  沒想到這雖然不是表揚陳禎守節的牌坊,但卻和邱良功母一樣是因為有個好兒子而得來的牌坊,陳禎本人是貢生出身,曾任廣東長樂縣訓導,誥封員外郎,因為他的次子陳健是進士出身,授刑部主事,歷四川司郎中並曾任南安、南寧知府,陳禎過世時才能君恩及身,賜建恩榮坊。

  但邱良功和陳健沒有牌坊,邱良功母和陳禎卻有牌坊,這樣強化「宗族」及「栽培兒子」意念的建築,讓我無法喜愛。

  「軍中樂園」的場景大架構有保留下來,還適當地摻入了一些廢墟感,算是路過可以停下來拍拍的地方。

太武山

  曾想過要登太武山爬蔡厝古道,但臨到地時興致不高,又正好天色轉陰,就算了,只是又把山腳下的聚落繞了一繞。

太湖

  會再繞到太湖,是因為想去花崗岩醫院看看,google maps把金門醫院花崗石院區女生宿舍標記在太湖邊;不過實際上去的時候沒找到入口,重新翻找網誌才知道不是在這裡,而是在夏興。

  但這趟發現太湖水庫是金門水獺的重要棲地,希望金門水獺能在這裡以及其他更多的復育環境中活得好好的。

[食] 巴布豆花酸白菜水餃

  既然都到太湖了,決定來嘗試一下巴布豆花酸白菜水餃也是頗合理的。

  酸白菜水餃的優點是它的味道獨特,不須再沾醬,但對已經盡量減少使用沾醬的我來說,就和普通的水餃相差不大了。

  但這裡倒是一個可以坐下暫歇的好地方。

  而後往陳景蘭洋樓的路上就會經過花崗岩醫院所在的夏興,但因沒有明確路標,我自然而然地離開長坡道,選擇了另一條路,結果發現那裏是軍營,對面則是長了仙人掌的岩山;今天追尋花崗岩醫院的旅程中已經自然而然地走錯路兩次了,感覺冥冥中告訴我不要靠近那個地方,因此決定放棄。

陳景蘭洋樓

  陳景蘭洋樓所在的聚落叫成功,原本是個小漁村,不遠處就是金門島南邊的海灣。

  這是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公元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也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棟洋樓;西元1949年後,陳景蘭洋樓曾被國軍防砲部隊駐紮,也曾作過軍醫院、金門中學校舍及官兵休假中心(曾經住紮在此的軍人短短休假不足以返台,假期就用在這裡了)使用。

  (以上資料來自金門觀光旅遊網:https://kinmen.travel/zh-tw/travel/attraction/649)

  對我來說,陳景蘭洋樓最洋的就是那層層疊疊的臺階與花園了,讓我想起了無憂宮。

  在我去前不久,陳景蘭洋樓的二樓才部份整理成商業空間,雖然只是提供寥寥幾個咖啡品項,但在屋外邊喝咖啡邊看海頗為愜意。

  旁邊的附屬建築曾經被金門日報拿去使用,現在則是金門當地史地資料的展覽,看完資料得到更多關於姓氏衍派的資訊後,我覺得我的尋根之旅暫時可以告一段落了......

  而後因為這次買機加酒行程有附贈古崗樓下午茶,我發現這是一個出乎意料很放鬆的地方,可惜當天商店沒開(聯絡後得知是因為這裡才剛開始商業經營,尚未擴大規模,只有一個店員,若店員請假就會店休);沒關係,湖畔的躺椅經過小雨後散發出木香,我在這裡正好吃自己買的高粱酸白菜鹹蛋糕和高粱布朗尼,也頗悠哉。

*時光旅人的林先生

  這天的晚上原本透過agoda訂在金城鎮中心光前路上一間新開的很便宜的旅館,但我到地點時才發現是一個清空的店面,電聯後主人表示她那個地點還沒弄好,問我願不願意住到她另一個住宿,價格不變;她的另一個住宿距離昨天的海豚灣民宿不遠,都是在金城鎮的郊區(門牌已經屬於金寧鄉),住宿名稱叫做時光旅人。

  房間走公主風,浴室整潔乾淨,窗外一片青綠,沒什麼好挑剔的,除了環境好到我晚上在浴室發現喇牙之外。

  在這裡我沒有遇到主人,但主人委託了一位長住於此的林先生幫我辦理入住,感覺林先生的角色和昨天海豚灣民宿的管家夫妻有點像。

  林先生是個穿著吊嘎的、已屆退休之齡的伯伯,他說他老家在高雄,但喜歡金門的環境,所以長住在金門,但其實他也是台灣金門兩地跑。他以一個台灣人的角度來看金門人的飲食,而且也許因為我也曾在高雄長住過,所以對於他的意見我頗有同感。

[食] 新大廟口活海鮮

  第二天一樣有下雨原訂計畫中我是要走路去吃新大廟口的餐點,因為原的住宿在光前路;結果雖然後來住得有點郊區,但不喜歡改變計畫的我還是穿了雨衣騎車去了新大廟口。

  新大廟口只有一個店面寬,還被廚房器具佔滿了,所以客人其實是坐在店外榕樹下搭起的棚子裡;我是覺得環境尚可,除了因為我坐在邊緣,有些不長眼的準備離開的客人會在靠近我的桌子時就打開了傘面,有點干擾。

  我想點的最有特色的金門嗆蟹當時沒有,所以點了國軍豬肉罐炒麵(100元)和紫菜炒鮮蚵(300元);國軍豬肉罐頭的味道頗特別,可以一試,紫菜不錯,但金門的蚵其實我吃不出有比台灣的好在哪裡,以這價格來說我覺得貴。

  然後因為我在新大廟口一個人無法點熱湯、但回程又是冒雨,實在不甘心,就在地圖上看到的松鶴居日式料理停留;當時接近他們的打烊時間,但店裡的阿姨仍接了我的單,聽說我想喝熱湯,告訴我他們可以幫我做味噌烏龍麵(150元),還奉上了熱茶;味道就是台式家庭料理店的日本料理,算是實在的美味,雖然吃得很撐但感覺比較不孤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