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羅維尼到皮蘭我找不到直達的客運,最好的路線應該是先搭到附近的Portorož, 再轉當地的公車(可直接用現金跟司機買票,單程1.5E)。
羅馬尼亞往匈牙利、匈牙利往克羅埃西亞都是要收護照,下車等待唱名領回,整個過程約一小時;克羅埃西亞往斯洛維尼亞則是克國工作人員上車蓋護照離境、下車和機場一樣通關進入斯國,整個過程只花十分鐘而已。
這趟旅行從羅馬尼亞開始到現在,鐵路公路上的風景都很好,雖然會有很多時間花在路上但一點也不浪費。
皮蘭小鎮上的人家門前就有葡萄架,看起來這裡比羅維尼更靠近、也更像義大利些。皮蘭是我造訪斯洛維尼亞的第一個城鎮。
斯洛維尼亞的國歌採用的是他們一位十九世紀的詩人的作品—《敬酒詩》中的第七段,雖然這段沒提到酒,但這也側面表示了這首詩是多麼地深入人心,且能凝聚認同。
面對著皮蘭灣的塔替尼廣場,以及它背後的小丘上的聖喬治教堂,這裡是皮蘭的明信片點。
另一個著名的明信片點則是爬上皮蘭城牆俯瞰全鎮,必須在塔替尼廣場這裡走小路上山。
塔替尼廣場是為了紀念出生於皮蘭的十八世紀著名作曲家Giuseppe Tartini, 他最為人所熟悉的作品是《魔鬼的顫音》,不過在他生活的年代,皮蘭屬於威尼斯共和國而他的父親來自佛羅倫斯自治市,與屬於斯拉夫民族的斯洛維尼亞人是沒什麼關係的;事實上因為地理與歷史的關係,匈牙利語和義大利語在斯洛維尼亞邊境若干個城鎮享有官方地位,而皮蘭在官方場合上,會併用斯洛維尼亞語和義大利語兩種語言。
在爬得喘噓噓的路上,正巧看見有間小教堂是開著門的,我就跟著前面的一對遊客走進去看看;這裡的小院免費展覽了一些中世紀風格的畫作,而教堂內部以白色為主體,是個值得在此停留的中繼站,回來一查才知道這裡是Cerkev Sv. Frančiška.
要爬皮蘭城牆要花個兩歐,雖然此時天色轉陰、分不清海天的界線,但都來到這裡了還是花下去吧!
冬天因為太陽早下山,這裡只開放到下午四點,我離開時才知道自己成了最後一個遊客。
離開城牆後想著趁天還沒全暗,走到皮蘭的最尖端去看看海吧!估個大概的方向但卻差點迷失在巷弄裡,看到不怎麼光鮮亮麗但卻真實的那一面。
聽說皮蘭的巷弄風情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大概和我同類型的旅客越來越多了吧!
皮蘭的最尖端有座這樣的建築,我原以為是座小教堂,回來後才知道這是一座燈塔;難怪當時已經關起來不讓人進入了。
(不遠處有座像是美人魚的雕像)
因為跟GoOpti約的時間還夠,我在這裡找了家在淡季還有營業的餐廳(Gostilna Ivo)用餐。這家氣氛還不錯,往外看就可以看到夕陽沒入海面。
我的佐餐飲料和在羅維尼一樣,選了葡萄柚口味的radler, 但這裡的品牌以Ljubljana的龍橋為酒標,提醒我這裡已經是不同的國度。
在皮蘭小鎮上已經看不到 Istria 的農特產,但海鮮頗有水準,螯蝦雖然肉不多但肥美,簡單烤就很美味。
從Portorož到Trieste這一段客運班次很少(Flixbus只有我從羅維尼搭來中停Portorož的那班),其他的選項我只有找到GoOpti這間shuttle, 而且也許因為有GoOpti, 都沒看到BlaBlaCar車主發布路線。
當天載我的司機是Jan, 他說他住在Portorož, 但常到Trieste購物。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同屬於歐盟,沒有邊境管制,Jan上了連接兩地的高速公路後一路暢行無阻,接近目的地時給我指了Trieste夜景,且因為沒有其他乘客,他主動提出可以直接載我到我的Airbnb門前而非我原本填的地標處(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Trieste), 十分感謝他。尤其在我發現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Trieste附近是座山的時候。
當天載我的司機是Jan, 他說他住在Portorož, 但常到Trieste購物。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同屬於歐盟,沒有邊境管制,Jan上了連接兩地的高速公路後一路暢行無阻,接近目的地時給我指了Trieste夜景,且因為沒有其他乘客,他主動提出可以直接載我到我的Airbnb門前而非我原本填的地標處(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Trieste), 十分感謝他。尤其在我發現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Trieste附近是座山的時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