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年04月06日,我向自己预约了这篇游记,当时我说:
可能要換工作了,還是趕快去蘭嶼吧!

 

飛魚季

 

  之前有想換工作到西部,希望有不同的外部刺激後對考試有些幫忙,所以很快地就訂了往蘭嶼的來回機票,希望把東部最後一個沒去的離島造訪完畢。雖然後來對換工作的想法又有些猶豫,但不妨礙旅行成行。

  飛魚季包含招魚祭、收藏祭、終食祭三個部分,每年的二至三月舉行招魚祭,意在召請飛魚、祈求豐收。招魚祭過後,達悟族人允許在夜間以火把照明來捕捉飛魚,到四月,允許白天用小船釣大魚,但夜間不可捕魚,五到七月可在白天捕捉飛魚,但不可捕捉其他魚種。所以我現在去的話,剛好可以吃到最新鮮的飛魚,只是飛魚季時達悟族人對傳統祭儀會更加重視,所以此時沒有拼板舟體驗,浮潛或潛水的潛點也會有些限制。

  飛魚收藏祭則是在每年六到七月舉行,從收藏祭舉行的那這天起不可再捕捉飛魚,改抓其它魚食用。而整個魚汛期所捉到的大量飛魚則曬乾儲存。飛魚終食祭則是在九月,在那之後達悟族人就禁止再食用飛魚了,吃不完的飛魚乾掛在屋旁柴架上讓豬狗吃食,不隨意丟棄,表達對飛魚的尊重。

  (以上資料來自蘭色大門: https://travel.lanyu.info/tao-culture/%E9%A3%9B%E9%AD%9A%E5%AD%A3)

 

 

  因為台東的大眾運輸還是很糟,我也只有周五晚上到民宿和周六早上去機場這兩段交通需求,問過台東旅遊民宿可以在那個時間接送我後,我就又來他們家打擾了。這次沒見到李姐,只見到男主人陳先生,但他們家的原木地板還是那麼舒適,早晨起來一樣可以眺望秧田遠山,實在無可挑剔。

 

 

  這次搭最早一班的飛機前往蘭嶼,行李超過35cm必須托運而我差點錯過了托運時間;登機門的主題是木雕而非蝴蝶蘭,但一切都還算好。

 

Day 1 環島北段

 

  我透過蘭色大門尋找我要去的時段的空房,然後找最便宜的床位,因此來到了海六民宿(https://travel.lanyu.info/hostel/yayo-tribe/oceansix ),感覺在蘭嶼選擇民宿,就真的像在蘭嶼擁有了一個家以及家人,包含機場接送、聯絡租車/浮潛/地下屋導覽/潛水全部都完備了。我甚至還得到了女主人的煩惱相談服務,這是後話。

  總之,周六早上飛到蘭嶼領行李後,民宿女主人小榛帶我回到海六,協助我租機車(我原以為租一天就好,另一天就參加活動,但因為島上活動點交通需自行解決,所以我付了兩天的租車費加油錢共1100),幫我敲定活動行程後,我早上就開始環島,打算下午2:30回民宿,參加男主人海六的浮潛體驗。

 

 

  才剛離開椰油部落的店家聚集地,就讓我見到了許多羊,看牠們悠遊自在的樣子,蘭嶼在達悟族語中稱為人之島(Pongso No Tao),我卻覺得是羊之島,至少是好人之島,島上的動物幾乎都不怕人。

 

 

  而後到了島上唯一的加油站附近,雖然我租的車已經加滿油,但晴空之下遠方的燈塔還是引人駐足。

 

 

  燈塔雖小,卻是個登高望遠的好地方;在這裡看開元港,可以看到海水的參差藍。

 

 

  開元港是從後壁湖或台東富岡漁港抵達蘭嶼的門戶,在這裡宣稱蘭嶼是基督之島,頗讓人驚訝;但後續我與島上的人們接觸,的確大多是信基督教,而且星期天上教堂,是件常事。

 

 

  繼續上路,沒多久右手邊就有條叉路,對照地圖,以及山頂上的燈塔,原來地圖上寫的蘭嶼燈塔要從叉路上山,而港口的這個是舊燈塔。

 

 

  上山的路上巧遇落難蝴蝶。

  蘭嶼東岸有珠光黃裳鳳蝶(Troides magellanus sonani)的復育基地,雖然無緣參觀,但騎車在路上總能偶遇蝴蝶,已讓人驚喜。

 

 

  花形頗美,回來才知道這就是月桃。

 

 

  原以為這開的就是傳說中的台灣百合了,回來後才很遺憾地發現不是。

 

 

  真正的蘭嶼燈塔矗立在山頂上,是台灣海拔最高的燈塔。

 

 

  因為管制不能進入,停車走到圍牆緣拍照,要離開時順手把這兩天的座騎小藍拍下來。

  一切都好,只是在我想看車速時才發現指針壞了,雖然這點在必須慢速騎車以避免路邊隨時跳出山羊等活物的蘭嶼來說似乎也不那麼重要。

 

 

  往蘭嶼的路在地圖上也標記著小天池,但來時都沒看到指示牌,回程才在對向看到標示說要從這個缺口開始步行,而且小天池也是達悟族禁地,評估後決定不去造訪。

 

 

  回到環島公路上,正好遇上像狗一樣用後腿搔癢的小羊。

 

 

  一線天。

 

 

  人稱鱷魚岩。

 

 

  島上任何地方都屬於牠們。

 

 

  路過看到這台小巴,就停下看看,並和老闆聊聊;老闆賣的小卡和手繪瓷盤都頗獨特,在別的地方都沒怎麼看過。

 

 

  原本想送同事婚宴禮物,才買了這瓷盤,不過回民宿時因為東西太多而裝瓷盤的氣泡紙袋沒貼好,滑落地上歲歲平安,只好去超市順帶找有沒有陶瓷黏著劑了,這是後話。

 

 

  小卡和明信片則有版畫、線繪、攝影等風格。

 

 

  老闆停車的地方,則是環島公路上的景點之一的五孔洞。這裡似乎也是基督教的聚會地點。

 

 

  路邊看到大量浮球做的藝術品。

  而後在島上各店家也都看到很多浮球,後來我忍不住問漂流木餐廳的老闆,她說這是漂流垃圾,從船上自然脫落而來的,所以蘭嶼居民都會撿拾來做裝飾品。

  蘭嶼人喜好做工藝品的部分,又與他們的文化有關;在工作房捏陶哄小孩,是傳統蘭嶼男人的日常之一。

 

 

  和之前在綠島看到的一樣,蘭嶼似乎還是常常在建新房子,不論是新教堂 新民 宿還是新酒吧。

 

 

  正好有點餓了,剛好在朗島聚落看到家有開的飛魚餐廳,就坐下了。

 

 

  內裝很有味道,在窗口吹風也很愜意,不過樓板在踩踏時會上下晃動,又在我坐下後不久進來了一團兩個家族偕同旅遊的,奔跑的小孩讓世界變得更糟糕。

 

 

  他們家的烤飛魚吃起來肉質很紮實,不過檸檬倒感覺挺老的,也許這側面證實了島上有許多物資都從台灣輸入、物價偏高的說法。

 

 

  因為這間沒有提供白飯,我又點了份羊肉炒麵,味道是不錯,只是深深感受到物價偏高;附餐飲料似乎是林投果汁,味道不錯但很難描述得出來,值得多嚐嚐。

 

 

  餐廳本身有生態池,也有手工藝品工坊,可以來體驗或購買手工藝品。

 

 

  旁邊就是朗島國小,建築很有特色,也建有傳統的涼亭。

 

 

  繼續環島的路上,在一片樹叢草叢之間看到有塊指示牌,也許越過樹叢草叢就是母雞岩與大海了吧?但我沒去找。

 

 

  廢棄的建築也很有味道;但不知這些建築是不是傳說中的海砂屋,所以才沒有再使用?

 

 

  在東清部落北緣,有座望海亭,雖然這裡斜坡有點抖不好停車,但我還是很喜歡下來走走登高望遠的風景。

  此時亭中主人是不怕人的家犬一位。

 

 

  在東清部落第一次看到全年巡迴醫療醫師名單;很佩服這些默默來服務的醫師們!

 

 

  因為時間不夠,預計騎中橫殺回去,地圖上中橫畫得靠近東清部落,我問人後才知道其實是在野銀部落北緣,對著望海民宿那條往上騎就是了。

 

中橫

 

  從野銀部落方向騎上中橫是抖升坡,在一個下坡後看到有很多機車停放的小叉路,那裏就是氣象站入口了;為避免下坡時機車失控,建議在這裡停車並步行二十分鐘上去。

 

 

  氣象站是蘭嶼的制高點,在這裡能看到最美的山海風景。

 

 

  而氣象站裡看來只是廢棄的普通建物,其實是被列為歷史建築保存下來的,這裡是我在蘭嶼最喜歡的地方,雖然比不上 安平 樹屋規模大,但裡面恣意生長的熱帶植物卻更奇幻,是個非常適合拍人物照的地方。

 

紅頭部落

 

  延緩坡下山後會先看到紅頭部落,在這裡遇到了我以為不到旺季不會開門的蘭恩文教基金會(原來四月開始就算旺季了),可惜因為要趕回去浮潛不能多做停留,想著明天再來探訪吧!希望能趕上下午三點的導覽。

 

蘭嶼機場

椰油部落

 

  剛好在下午兩點半回民宿,找海六浮潛,今天剛好只有我一人參加,海六先是一對一帶我,而後放我自由活動一小段時間,這樣的體驗真好;蘭嶼的浮潛看的是無邊無際的珊瑚礁、無數的熱帶魚和多到誇張的海膽,雖然我印象中在綠島看到的珊瑚礁和魚比較鮮豔,但比不上這裡的廣袤。

  順帶一提,海六在問我有沒有浮潛的經驗時,我說我在綠島體驗過,他不屑地說這裡和綠島不一樣,不會餵魚;慢熟的我到第二天晚上才開口詢問他為什麼這麼說,海六和小榛說這裡對保育比較重視,餵魚有兩個缺點,一個是吐司並不是適合魚的食物,另一方面若讓魚養成了這個時間會有人類來餵食的習慣,那他們就會失去自己覓食的能力了,因此蘭嶼的浮潛界這幾年有這樣的共識,盡量不餵魚,非要餵也找南極蝦來餵。

 

 

  浮潛後不知為何頗累,洗澡後在客廳休息了一下,然後才想出門去附近的農會超市買黏著劑順便看夕陽;一抬頭,山岩被光映得格外紅,無愧紅頭嶼之名。

 

 

  農會超市雖說營業到晚上六點,我五點四十多分去時卻早就關了,幸好附近還有家海洋觀光超市,賣的東西還算齊(雖然東西幾乎都是原價賣);要推門進去時,夕陽正好倒映在玻璃門上。

 

 

  買完東西後在海洋觀光超市對面一邊喝蜜豆奶一邊看夕陽;草莓蜜豆奶是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喝來太人工甜了,而今日雲偏多,晚霞不太美,但海風很不錯。

 

 

  回程遇到「小小羊兒要回家」的場景。

 

 

  回到民宿對麵的小店吃晚餐;椰油村用餐價位我相對可以接受一點,然後點了很好奇的礁石麵,據說是我今天浮潛時看到的海草,老闆專門到桌邊推薦沾獨家辣醬吃,不過我沾了後感覺還就是普通的海草湯麵,膠原蛋白滿滿但沒啥鮮味。

 

 

  然後因為心裡不滿足,又到隔壁館子點了道紅燒飛魚;雖然價位比中午的高,但紅燒的肉質的確更細緻些,還不錯。

  回民宿才發現主人有為客人準備烤肉架和食材,雖然我的房價不包含晚餐但他們還是熱情邀約,只是我實在吃太飽,完全無法出房門了。

 

Day 2 逆向環島

 

  第二天因為民宿女主人幫我跟地下屋解說員小玲姐預約早上8:50在野銀教會見面,而環島公路南段我還沒騎過,所以七點前就出發要好好往南走走看看了。

 

 

  這天天氣一如昨天剛到時民宿女主人預告的不太好,看著天氣有點憂心今天的行程。

  其實更憂心民宿女主人預告說隔天飛機應該飛不了會成真。

 

 

  從青青草原眺望無人島的小蘭嶼。

 

 

  還有小路走向青青草原更深處,但此時雨滴落下來,只好戴上安全帽繼續趕路。

  中橫以南完全沒有部落中心商店街,這實在不科學!

 

 

  龍頭岩旁有著蘭嶼島上唯一的公廁,公廁前還有候車亭,讓我發現原來蘭嶼有公車!只是是一天只有兩班的環島公車就是了。

  後來聽小玲姐講解時,才知道蘭嶼人對排泄物很忌諱,覺得不能在人居住的地方排泄,島上土地資源又有限,會賣給台灣人開發的其實都是被詛咒的土地,也包含這塊在核廢料貯存場對面的。所以也只有這裡能蓋公廁了啊!

 

 

  環島南段雖然沒有聚落,但每塊土地都是有主人的;蘭嶼女人每天走長長一段路來耕種,照料田地,只有工寮能稍稍擋風遮雨。

 

 

  跟小玲姐以及其他聽講解的人會合後,小玲姐帶我們參觀他們家有兩百年以上歷史的地下屋。地下屋其實包含三個部分,成人不是在右手邊的工作坊做玩具哄小孩,就是在左手邊的涼亭休息和警戒(順提,涼亭前的支架是曬飛魚用的,不可以從底下穿過,犯忌諱喔);位於地下的主屋常駐人口只有家中的老主人以及小孩。

  庭院裡的石頭則是坐椅,立起來的三塊石頭分別代表男主人女主人和繼承人,如果石頭放倒是在發喪,平時也只有家中老主人能在這裡靠背。

 

 

  木頭是好的龍眼木,再加上每年定期燻飛魚,屋內的木頭才能存在超過兩百年不用更換。

  過去蘭嶼島上都是住地下屋,國民政府來以為落後,想要拆了地下屋然後把達悟族人遷去住樓房,一路從西岸拆到野銀部落時,這部落有人出來帶頭談判,這些地下屋才得以保存。

 

 

  地下屋的第二進掛著累積下來的羊角豬下顎等。這是財富地位的象徵,也是這個家族能不能蓋四門大屋的條件之一。

  小玲姐說在蘭嶼如果出現法律糾紛而雙方無法和解,依原住民律法處理,而達悟族的律法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但可以用羊抵罪,所以島上有很多羊的人家會比較唱秋。

  另,島上的羊真的是有人養的,家族會派一個人專職巡羊,巡有沒有小羊出生要趕快剪耳來標示所有家族,而一旦騎車撞死羊,賠償價是隨主人喊的喔!

 

 

  第三進是燻飛魚的地方,是祖靈牌位支柱處,也是產房,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地方;若有天災人禍,一定要帶走的,是祖靈牌位。

 

 

  因為下午一點要到朗岛體驗潛水而我昨天已經把環島北段走完了,經過東清部落時在觀日海堤發了會兒呆,而後決定儘管不餓,去不遠處的人魚與貓喝杯飲料殺點時間吧!

 

 

  其實還有另一面黑板寫著飲料酒水,調酒的部分就有特色多了,只是待會兒要下水絕對不適合,而飲料部分價位偏高,所以我後來還是點了套餐。

 

 

  店名叫人魚與貓,店裡是真的有貓陪伴喔~

 

 

  我選了香菇燉雞套餐搭蜂蜜蘆薈,我吃不出和料理包有什麼差異啦,不過至少算是沒有出錯的美味以及悠閒的環境,是個殺時間的好地方。

 

 

  時間差不多了就出發去朗島,民宿女主人幫我聯絡的體驗潛水店家叫Tec Only, 位於海王子餐廳的二樓;體驗潛水除了會做器材的基本教學,下水期間教練是一對一帶人的,另有協助拍照的工作人員,所以儘管我在岸上學得好好的、半身浸水就開始緊張,後來還是一步步在實作中順利應用了面鏡排水和通耳壓的技巧,平安順利地被教練帶回了岸上。

 

 

  有人用「彷彿墜入水中一般/在寂寥中擱淺的我/在彷彿無盡的藍色孤獨之中/......」,來寫著耳聾的感受,我則是潛入水中時稍稍體會到耳聾的奇異不適,和一點驚慌。

 

 

  其實在水下耳膜持續會受到壓力,我是在幾次通耳壓後感覺壓力有減弱且我仍聽得到自己呼吸的聲音,後來才比較放心;也許因為一開始一直緊張耳朵怎麼那麼痛,一直在用力通耳壓,上岸時才被發現我有流鼻血;教練說只要在往下潛時慢慢的通耳壓就好,不用太快太用力,耳咽管也會漸漸適應。

 

蘭嶼文物館

 

  潛水後回到店家洗澡再騎車到蘭恩,還是完全趕不上導覽,幸好早上在地下屋講解時聽了不少達悟族文化,搭配展館的文物和文字,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因為有翻過藍曼‧夏波安的書,早就知道關於親從子名的事,所以聽小玲姐講解和在這裡看資料時沒特別想法,但回來後漸漸發酵。

  沒有結婚或沒有生子,在現代社會已經是一個越來越多人身處的狀態,但在蘭嶼,人的價值很大一部份是在他有沒有後代;雖然我沒有實際上遇過達悟族個案來跟我說他沒結婚或沒生子或小孩死掉了的心理困擾,但這樣的文化是否會讓人們沒有小孩就永遠在家族和族群裡都還未成年、沒有話語權、比不上同儕?是否會永遠提醒長子/長孫死亡的父母/祖父母,他們重視的子嗣先行死去了?而如果長子是夭折就改由次子之名命名親世代和祖世代,長子/長孫不再被提及,是否也是一種被剝奪的悲傷?

 

漂流木餐廳

 

  這晚想順勢在漁人部落看夕陽,而後在蘭嶼機場附近的漂流木餐廳讓我想去坐坐,點完餐點後跟店員說一聲,就往下方的涼亭以及傳統灣澳走去。

 

 

  套餐附的麵包和湯出乎意料的香,意猶未盡哪!

 

 

  聽說八爪魚義大利麵要當天抓得到章魚才有,當天剛好有抓到,就點了;黑橄欖以及飛魚高湯熬的紅醬味道不錯,但章魚實在不夠彈牙,讓人不太滿意。

 

 

  附餐飲料我加價換了島上特色的米酒咖啡,甜中帶酸的好滋味,沒那麼容易想起自己在喝酒或咖啡。

 

 

  回民宿時又被主人邀約烤肉了,這次的確是晚餐吃得沒那麼多,就多吃了這頓消夜,而後在其他客人回房的情形之下,跟民宿男主人問了些島上所見,然後女主人給我開了煩惱相談室,讓我對未來初步有個方向。

 

Day 3 天留我

 

  這天原本想早起出發去機場填補位單再去郵局寄明信片,如果早點的班機能飛而我能補位到,提早離開蘭嶼比較安全;沒想到雖然去填補位單了,怎麼刷都是先延遲後取消的動態,去問船班也得知今天的船取消到只剩下下午三點半的那班,啊,這就是我之前怎麼都不想到蘭嶼的原因哪!

 

 

  因為看到別人騎車都有些搖晃,不敢跑遠,只在椰油部落裡散步;順手拍拍林投果。

 

 

  廢墟是羊的避風港。

 

 

  農會超市對面早上有人擺攤,基本上都是當地人自己種的或採集的食物,如果在這裡放慢腳步生活我應該會買的,但當時只是在想飛機能不能飛這件事。

 

 

  後來由女主人帶我和同房室友一起去郵局,其中還確認了一家早餐車會不會出來擺攤;這家的古早味招牌(炒菜餔+麻吉)超推薦,但芋頭口味就普普通通的不甜了。

 

 

  郵局有很棒的紀念戳可蓋~

 

 

  在衛生所拿暈船藥後,在漂流木餐廳隔壁的福冠小吃部買個吃粗飽的便當。

 

 

  剛好小吃部老闆娘殺了香瓜,感謝招待!

  這裡的香瓜比我平常吃的還要硬些。

 

 

  下午在開元港排補位,一直擔心無法上船,甚至一度考慮搭往後壁湖的車再坐長途一點的火車回花蓮工作;幸好到最後順利上船。

  在往綠島的航程中忍了很久後來還是吐了兩次,好不容易捱到了綠島,綠島台東那段終於相對不想吐了,但也要順利上岸後一小時才終於有點食慾。

 

 

  回程因船晚到,已錯過最後一班接駁到台東火車站的公車,所以就搭計程車;我問司機施大哥晚上七點左右的火車趕得上嗎,google地圖給的估計是OK, 施大哥卻為確保我能留有充裕的時間而盡量提速;十分感謝他。

 

建議打包的行李

 

個人藥品
牙膏,牙刷,毛巾
個人保養品,含防曬乳
護髮霜(海水海風真的很傷髮質,而這是民宿和潛水業者一般不會準備的)
快乾的衣物(長短都需要),泳衣佳
遮陽帽,墨鏡

就算買了機票,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必須改坐船呢:暈船藥,口罩

要潛水的人:防水OK繃(破皮是很難避免的),曬後修護乳(環島時建議隨時補充防曬,但若要下水,為了別人還能看到種類豐富的珊瑚,那個半天請不要擦防曬,回到岸上再補救即可),髮圈(若頭髮超過肩膀長,為避免水下拍照片不好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