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本是因為友人Y的FB動態,以及網路上一片盛讚艾迪的演技,我才想找來看的;對艾迪那張臉最初的印象是馬留斯,直到去維基查他的履歷,才發現我看過他演的《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

  艾迪演的Einar Wegener在影片最開始與太太親吻後露出的笑容之燦爛不是假的,在聚會中用言語戳單身的那位舞蹈家模特兒的攻擊性與狡猾也頗陽性,但他想成為女性的念頭被啟發後,身為Lili, 那抹微笑、那樣擺手、甚至走路的儀態,都很認真地學著當女人,比我對自己的形象還認真。

  故事到中後段,長期以 Lili 出現的Einar Wegener搭上往德勒斯登的火車準備去動變性手術,在醫院填資料時,她給自己取的姓是Elbe. 原來埃爾伯就是Elbe(易北)啊!這讓我突然很懷念我在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德勒斯登──待的那幾天。

  大概只有Eddie Redmayne能演好這個角色了;雖然這也表示這影片讓人有比較多的「果然如此」而沒有太多「驚喜」,再加上他才剛拿了上屆的奧斯卡影帝,所以儘管我去看影片時獎項還沒公佈而我深深期待他能得獎,最終還是獎落旁人。

---------------------------------------------

20160308: 被很少噴的香水干擾了一天思緒,經過REM整理後,突然想起最近看到示範巴黎女人噴香水的就是影片中的Lili Elbe. 他以女人身分出現時,是很認真地想把自己與過去切割開的,他說他再也不想畫了,只想當個女人;這和她是Einar Wegener時說家鄉的沼澤常在他心、永遠也畫不膩不同,也因為他當著他的妻子Gerda Gottlieb(電影中稱Gerda Wegener、一名成功的女性畫家說了這句話,果然被駁斥了。

  其實在想去看《丹麥女孩》之前,網路上出現谷阿莫版的5分鐘看完2015變性的電影《丹麥女孩》,也可以說是就是這爭議講法推了我一把,讓我真正去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後,當然我愛艾迪的演繹,但我發現谷阿莫會說出這些話也是有道理,因為影片中有一段很直白地並列了Einar的掙扎(想做自己)以及Gerda的痛苦(在社交場合需要先生陪同出席時,在外面有人追求她時,希望有先生陪伴卻無法得到,Einar還需要她的支持和協助),也就是劇本根本就是要把「追求自我」和「為了家人」放在對立面。

  飾演Gerda Gottlieb的Alicia Vikander是上一部我進電影院看的電影《紳士密令》的花瓶主題Gaby Teller, 所以看到她從花瓶變成能和艾迪一起撐起一部影片的女主角,她展現了很多才華;不過她得到的是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也許有為了得獎的操作,但她以女主角的戲份報女配角還是有一點說得過去的,那就是《丹麥女孩》的重點就在Lili Elbe, Alicia我覺得是由艾迪帶出來的襯托。看維基今年她會有一部《Tulip Fever》上演,這是我有興趣的故事背景,希望能看到她更精采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