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季,是高醫的文化藝術季

文化藝術季的高潮,是一個春日晚上,開放教職員工學生社區民眾參與的文化藝術節

在王校長的帶領推動之下

過去幾年有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林昭亮和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等大師級演奏

今年,則是請到台灣弦樂團,以歐洲「音樂玩笑」形式來介紹不古板的古典樂



整場音樂會氣氛是活潑的,從一開始主持人說出第一個字就如此

而我最欣賞的是第三及第四首:雷奧波德˙莫札特的玩具交響曲與薩拉撒特的流浪者之歌



雷奧波德‧莫札特(L. Mozart),是那個最知名莫札特的父親

雖然有人認為他的揠苗助長讓莫札特的身心發展不夠健全

卻不能否認他提供一個音樂神童成長的好環境:

他犧牲了自身的光環,全心放在子女的音樂教育上

雷奧波德是著名的小提琴家與作曲家,所以在栽培子女音樂才能不遺餘力

這首「玩具交響曲」不過是簡單的小提琴練習曲,旋律單純,寫給莫札特姊弟的

他卻在其中加入了不少有趣的打擊樂器模仿玩具的聲音

包含我們暱稱為楚留香的

讓整首樂曲目不暇接了起來



至於薩拉撒特的流浪者之歌,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吉卜賽人之歌

吉卜賽人專精的除了水晶球、塔羅牌,還有歌舞

吉卜賽街頭藝人的小提琴技巧,甚至比受正式學院派古典樂訓練的還要精湛

這首流浪者之歌則是薩拉撒特為他們而做的曲子,充滿著異國風味與豐沛的哀傷和激昂

擔任小提琴獨奏的鄭澤勳先生琴藝精深

雖然沒有街頭藝人一舉一動都大開大闔節奏性十足、完全吸引在場目光

卻有一種低調的不容忽視

尤其是曲子中間有一段激烈的促音

若我只用耳朵聽也許會想像出小提琴手連用短弓、全身隨音樂顫動的畫面

但他卻一直保持著拉長弓的悠閒,只運用左手在弦上的變化來表現音樂的感情

他的詮釋,帶著一種平靜的哀傷:

看似悠閒,沾染著吉卜賽風格(請想像鐘樓怪人)的樂音卻源源不絕地流瀉而出



我目前最偏好的聲樂有語言障礙

管樂受限於音色,曲風不夠多元

最豐富的弦樂則是苦惱於無法大肆利用舞台效果

所以,台灣弦樂團選擇用音樂玩笑的變奏方式來將兩百年前就存在的骨董介紹給年輕世代

也許形式未臻純熟完美

但在春天夜風的吹拂下,音樂的種子又埋在三歲小童的心底,等待發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