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3-7(二),當天早上忍不住去跑了都柏林市內的景點,下午才回到RDS, 但趕上的"THE IMPORTANCE OF GENDER SENSITIV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RISH PERSPECTIVES", 意外的是WCWMH最讓我覺得不虛此行的一場講座。尤其是第三位講者Vanessa Lacey的分享。

  Lacey是一位trans woman, 親身經歷讓她對trans woman與她們的家庭面對的困難很感興趣,就做了這個質性研究。

  在《申命記》裡就有把對男女外觀的要求上升到神明意旨的高度;相對的,在中文世界,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似乎無關宗教,面對的是倫理。

 

  直到今日,雖然在某些國家,改變先天性別已經越來越普遍,但這群人的健康較一般人差,可能與處於慢性壓力有關。

  一樣是改變性別,在愛爾蘭依Lacey所見,男變女會比女變男更容易面對到失去工作的威脅。

  而變性者的家人,一樣會面對一些失落,有些是與變性者起衝突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但即使是相處良好的,也會感覺失落,例如Lacey訪談到的一位母親,會提到當她想叫她兒子的名字時,才會慢半拍想起兒子已經不在了(變性後會取個女性的名字,他們的身分有點像死後重生)。


 


 

  除了慢性的壓力,變性者也面對著立即的暴力威脅,2016年全世界有被報導的針對跨性別者的謀殺有215起。

 

 

 


  這場講座讓我最珍視的,就是我們常常站在跨性別者的角度思考,忘了他們的父母子女前配偶其實都會面對到矛盾與失落,能看見聽見這樣的聲音,並減少他們的困難,是很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