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味日期:2016年9月8日~2017年1月9日
地址:花蓮市莊敬路202號
電話:03-8574480
2016-9-8:印象中這好像是中秋節前,老闆醃漬了雞翅來烤,這道不在菜單上的料理兩隻80元,皮Q肉嫩頗入味。
當天主餐點了牛肝菌龍蝦奶油燉飯(680元),龍蝦很彈牙,但牛肝菌再加奶油燉飯本身就偏鹹了,蝦膏再混進去味道實在太重。
當天是加點了套餐,再加價把飯後甜點換了蔓越莓起司塔,不過個人一直覺得傑米料理的甜點普普,除了自覺很飢餓想多個湯墊胃多個甜點收口,一般不會這麼做。
2016-9-13:這天來用餐,因為上次吃到好吃的雞翅,所以多點了一份長踞在菜單上但我一直沒點的水梨醬烤雞翅(兩隻80 )元,不過就覺得沒那麼驚豔。
主餐則選擇蛋黃培根奶油義大利麵(250元),因為之前吃過店家自製的好吃培根;但也許這道菜不是用店家自製的培根,也許是、但切成了片狀,所以吃起來沒什麼特別的。
2016-9-14:這段時間不知為何常有想來傑米料理吃晚餐、再加上聽Sam & Kurt演唱會以及在便利商店加買消夜的奢侈慾望;這天主餐選擇厚切松露鮭魚奶油義麵(330元),我發現我還是不喜歡傑米料理這樣鋪松露的方式,味道太重有些不平衡。
2016-9-28:這天大概是天氣冷,選了豬五花烏龍麵加套餐(300元),不過傑米很少出湯麵料理,這道是乾的烏龍麵,上面鋪上沙茶豬五花肉,外面包上一圈燙青江菜;味道真的很棒,除了吃完後發現碗底一層油。
2016-10-1:這天來到傑米料理,點了蒜頭雞湯(100元),可惜這裡的蒜頭仍很完整,味道釋放不夠完全。
另加點了明太子杏鮑菇(100元),明太子醬與杏鮑菇相互映襯,味道不錯,但我更愛「鯤.和風食堂」的明太子綠竹筍。
當天主餐則選了橙醬起司豬肉堡(220元),吃不太到橙醬起司味,豬肉碎而偏油,不喜歡。
201610-4:回顧了酒醋草莓醬雞腿義大利麵(280元),這應該是我來傑米料理吃的第一道料理,但不知是口味改變還是吃過太多好吃的了,這道吃下來不怎麼驚豔。
2016-10-17:這道則必須大力推薦──鹽烤伊比利松坂蓋飯(370元),這段時間傑米再度推出了伊比利豬系列,我選了鹽烤,發現這已足夠帶出肉的美味,而松坂肉本身的Q彈也沒讓人失望,搭上海苔就是一道日式極簡風的美味料理。
所以我隔天又來報到,點了松露松阪豬奶油燉飯(420元)和圓盅港式雞湯(100),後者和蒜頭雞湯一樣普通就不說了,前者卻也讓我失望:松露太搶味,松阪豬切太厚就失去了Q彈,反而讓人又切又咬地很費力,還是吃鹽烤就好。
2016-11-14:有一段時間沒去傑米料理,後來是看到法式雪藏黑豚才被勾起興趣,點了法式雪藏黑豚牛肝菌燉飯(550元);可惜這道也不討我歡心,黑豚肉偏乾硬,不知美味在哪裡。 2016-12-10:這天來到傑米料理,不小心遇到盈瑩和她先生的一群朋友聚餐,所以看黑板沒特別吸引人的時候也沒有請店員推薦,想回顧一下之前喜歡的明太子雞腿奶油時蔬燉飯(280元)就好,沒想到這次點的時候不知為何雞腿烤得皮不脆,肉當然也不多汁,這道菜就不再特別了,可惜。
2016-12-14青甘魚干貝丼(500元):這次青甘品質頗佳,小黃瓜絲也新鮮,超好吃!
同天點了隻煙燻雞腿(100元),但覺得煙燻香氣只在皮,肉質普通,C/P值不高。
過兩天又點了一次青甘,這次肉還是很好吃,但小黃瓜是片狀的,口感較突兀。
同天老闆有手做蔥油餅(60元),好吃!(老闆拿出私房收藏小辣椒給我搭配,但對我來說太辣了;喜歡辣的應該會很喜歡)
2016-12-30煙燻冬虎奶油清炒意麵(300元):傑米這次在粉絲團上公告冬虎熟成中,而我被吸引過來時其實冬虎還未熟成,只吃得到煙燻冬虎意麵;我自己覺得這樣的冬虎有點酸味,口感軟爛,我不喜歡。
2017-1-4低溫熟成冬虎甜蝦丼飯(500元):等到冬虎熟成,老闆在粉絲頁上PO了這段文字「冬虎經過熟成之後肉質變得細膩血的酸味轉化成甜度還帶有油質的滑順甜蝦就不用多說了。鮮嫩彈牙以外還有烤過的蝦頭帶著濃郁的蝦膏簡直升天了。」我自己是覺得冬虎還是酸的,不會用甜味來形容,但味酸質軟的冬虎搭上山葵泥做成丼飯就很好吃,真是神奇的變化!
甜蝦是真的不用說,肥而每,有嚼勁,一樣搭上山葵泥就超好吃~
最讓我驚喜的則是蝦頭的部分,蝦膏與胡椒真是太美妙了,儘管口味偏鹹、儘管吃著這麼大的蝦頭很不淑女,還是捨不得不吃完它們。
當天老闆請了柿子柚皮捲,最外層有像我在貓小姐食堂吃到的柚皮糖的柚皮,裡面是甜甜的柿餅(柿餅中間也有一兩段柚皮),再裡面則是柚子肉,層層疊疊,口味有辣有甜有酸,口感有硬有軟,有柚皮糖的自然,但比柚皮糖還要精緻而豐富太多,超喜歡~
2017-1-9四日熟成鮪魚鮭魚卵丼飯(300元):今天則是為了熟成鮪魚而來;進店時我在蔥花鮪魚和鮪魚鮭魚卵之間猶豫,因為蔥花鮪魚丼只剩一份,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鮪魚生魚片、而非碎鮪魚肉的口感,所以選了後者。
四日熟成鮪魚鮭魚卵丼飯的鮪魚切成超薄片,包上山葵泥就能襯出它的軟嫩,好吃到讓我捨不得包上壽司米弄成握壽司,只想讓牙齒、舌頭與頰邊肉都感受一下這樣的觸感。
吃完結帳後老闆正好出來,問我為什麼沒有點蔥花鮪魚丼,我說我比較喜歡生魚片的口感,心裡嘀咕蔥花鮪魚不就是鮪魚剁得碎碎爛爛的再用蔥提味嗎?老闆跟我說他的蔥花鮪魚丼用的是三角肉,三角肉外面有一層筋,有人切薄片做握壽司,他則選擇將筋剔除後再低溫熟成,讓油自然逼出,他的鮪魚只夠做兩份的丼飯。一份其實在我今天踏進店裡前已經被點掉了。
我猶豫了一下,又走進店裡,把剩下的那份四日熟成鮪魚蔥花月見丼飯(300元)點掉。老闆說先把它攪和均勻吃吃看,最後看個人口味要不要加醬油。我則是因為第一口吃原味的個人習慣,先夾起一點點鮪魚碎,發現剁到像絞肉的鮪魚加上一點點鹽的味道就很好吃,讓我被刺鼻的蔥花味削減的食慾又重新打開,決定依老闆建議,把生蛋、鮪魚、蔥花好好拌勻,品嘗看看。
拌勻是一種味道,加入山葵泥拌勻是一種味道,與壽司米再拌又是一層味道;也許是我後來已經很能察覺到胃撐開,我吃得速度明顯減慢,總覺味道不怎麼吸引我繼續動筷子了,然後起身跟店員拿醬油來拌,果真又能引出不同的滋味,讓我終將食物完食。
蔥花鮪魚丼有剁得像絞肉的鮪魚泥,也有小塊小塊剁得還不太碎、頗有筋肉口感的鮪魚,從口感到味道都很有層次,是一次不錯的體驗;但個人口味還是喜歡軟嫩的四日熟成鮪魚鮭魚卵丼飯,即使它食材比較不稀少、比較不費工、口感也比較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