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猶豫過要把這篇當作電影觀後感放在「戲如人生」裡,或是要把它放在「仰光」;最終決定把它當作仰光旅行的後記。

  我在計畫旅行前,螞蜂窩攻略就曾經推薦這部電影,但當時剛好沒時間看,這次卻正好公司要辦活動放這部電影,又正好前一陣子在往名古屋旅行途中借了彼得‧波凡姆的《翁山蘇姬》(觀影前看到第一百一十六頁,翁山蘇姬在全國巡迴的路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部電影是盧貝松導演,2011年9月12日於多倫多電影節首映,而我的旅行在2015年10月底,緬甸議會選舉則於11月8日舉行,2016年3月15日緬甸議會的投票中,翁山蘇姬所屬政黨推出的候選人碇喬當選緬甸總統,並於3月30日與前總統完成交接

  在前面的遊記有寫過,我抵達仰光時,仰光是一個交通紊亂但人民友善,對女性獨遊者算安全的地方,而且我在路上的人不吝於跟我分享他們的政治議論。不過我從《翁山蘇姬》以及wiki得知的緬甸,是個雖然各地有自己的歷史,但經過三次與英軍的戰爭、於1885年被併入英屬印度才揉合出的新地區;她在1937年從印度分離成為英屬緬甸,1942年在翁山(原本只是個學運領袖,被尊為緬甸國父,翁山蘇姬的父親)和奈溫(翁山的同志,1962年卻發動政變獨裁領導軍政府,「以愛之名」片中的大BOSS)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協助之下,日軍占領緬甸。當然,翁山期盼的是緬甸真正的獨立和民主,所以他在發現日軍"not the solutions they promised to be", 目標只是讓緬甸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份時,他秘密組織起「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武裝抗日;日本在二戰無條件投降後,大英帝國重返緬甸實施軍事管治,他們對抗的對象又轉為英國政府,於1947年聯合緬甸、撣邦克欽邦欽邦等簽署彬龍協議向英國爭取獨立,不過不幸於同年7月19日,翁山及六位閣員被暗殺,當時翁山蘇姬兩歲,對父親還沒什麼印象(後兩句話根據《翁山蘇姬》;在以愛之名」的開場則設計翁山在他被暗殺當天出門前抱著女兒說起緬甸的故事,以此強化Vaterland對翁山蘇姬的影響)。

  在讀《翁山蘇姬》之前,以及看這部以愛之名」時,我都有種感覺,翁山蘇姬是翁山的獨女,所以在經歷苦難與波折後,緬甸人民將期望寄託在國父唯一的女兒身上,是很自然的;事實上,翁山蘇姬有兩兄一妹,雖然妹妹出生後就夭折,而與她最親近的二哥也在八歲時溺水而死,但翁山蘇姬還有個哥哥Aung San Oo,身為工程師,住在聖地牙哥,是美國公民。以緬甸人的父系社會,其實人民一開始希望是國父的兒子子承父業,很不幸的Aung San Oo讓他們失望了:他並沒有與軍政府對著幹的意圖,甚至逢國家重要慶典還會被軍政府邀回來觀禮。在看《翁山蘇姬》的相關敘述時,我可以理解他的選擇,只是更同情翁山蘇姬,對Vaterland的期望以及對父親的懷念讓她只能挑起這個擔子了;不過在英文wiki上,我發現Aung San Oo所做不止於此,他甚至曾經被軍政府拿來想要影響當時已經成為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領導人的翁山蘇姬的地位,也在翁山蘇姬1989~2010年被軟禁在幼時生長的家中時,這個大哥在2000年向我曾經去過的Rangoon High Court提出訴訟,宣稱他對那個家也有一半的所有權,而且當時大多數觀察家都認為Aung San Oo會把他的一半所有權出售給軍政府!雖然當時Rangoon High Court令人驚訝地判他敗訴,並出現了外國人不得在緬甸持有房地產的判例,但有這種大哥,還需要敵人嗎?

  《翁山蘇姬》和以愛之名」兩者所呈現出的翁山蘇姬的形象是有些不同的。以愛之名」讓我看到的翁山蘇姬,是本就對Vaterland愛得深沉,對軍政府不悅但無畏(返國時對問她會停留多久的官員回以:「這由我自己決定」),又在近距離目睹軍隊來醫院抓人殺人,所以她後來才在眾望所歸之中於仰光大金塔前的演說開啟了她的從政之路。但《翁山蘇姬》裡塑造的她卻更隨波逐流的;她對父親沒什麼印象,15歲時隨著就任駐印度大使的母親離開母國,接受的是印度上流社會少女的教育,而後到牛津留學,認識研究不丹圖博、以及喜馬拉雅文化的Michael Vaillancourt Aris並結婚,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取得博士學位,直到43歲時因母病回到緬甸,全心與母親相處;她的母親任職印度大使七年,對奈溫的厭惡人盡皆知,所以退休返回位於仰光茵雅湖畔的家後,那個家成為學者、記者、遭黜的高階軍官的集散地,再加上離仰光大學、也就是遊行與衝突好發地點很近,讓翁山蘇姬被近在眼皮下的殺戮持續衝擊;當她被拱出來領導人民時,她只是新成立的黨派「全國民主聯盟」的秘書長,黨的正副主席則是軍人出身的昂基和丁武,即使黨主席昂基與黨分道揚鑣,也是丁武成為黨主席而不是翁山蘇姬;會讓翁山蘇姬成為今日緬甸的旗幟,似乎需要太多的巧合。

  以愛之名」裡面提到,是翁山蘇姬的丈夫為了讓她有更多國際聲望,以在國父之女之外再給她的人身安全多加一層保障,才努力讓翁山蘇姬被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及獲獎的(btw, 對話中提到能讓「哈維爾」看到,指的應該是同屬顏色革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的哈維爾吧);不過1991年獲獎的她卻在2010年才被釋放,期間2008年軍政府還頒發了新憲法,其中規定配偶和子女是外國人的緬甸公民不得當總統(又稱翁山蘇姬條款),而且緬甸聯邦議會(由440個席位的人民院和224個席位的民族院組成)中,武裝部隊成員的代表是當然成員,兩院各有四分之一的席次要歸給他們(也就是在議會選舉中如果不贏得壓倒性勝利,局勢仍然會被軍方掌控)。因此,在我去年去仰光旅行之前聽到的消息,翁山蘇姬為了得到佛教的支持(89%的緬甸人信仰南傳佛教,而緬甸種族佛教保護聯合會曾宣傳全國民主聯盟是穆斯林政黨,也許因為翁山蘇姬有穆斯林的友人,也許因為她堅持各民族都能民主),卻放棄了為羅興亞人發聲;此外因為憲法修正案沒通過,導致翁山蘇姬在議會選舉前就確定無法當總統,她也做出回應未來會推出其他總統候選人,但她的權利卻會凌駕在總統之上;這樣的話語對緬甸人民來說也許很正常,因為他們支持的就是翁山蘇姬,但對在堅持民主的國家長大的人來說卻有些刺耳。

  2015年底選舉的結果,是翁山蘇姬所在的全國民主聯盟在上下議會各獲得約60%的選票,代表全國民主聯盟參選的碇喬在2016年成為了總統,翁山蘇姬則是外交部總統府部教育部及「電力和能源部」的行政長官,以及權力僅次於總統的國務顧問。我們可以說翁山蘇姬看來已經擁有緬甸總統之權了,那她是否真能盡到總統之能讓這個國家朝好的方向走,這是我持續期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聊子 的頭像
    聊子

    聊療書

    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