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行程是第一天岡崎城+熱田神宮
第二天犬山城+清洲城
第三天名古屋城+藤之丘美術用品店購物及其他
結果因為是與友人同行,看到許多一個人獨行看不到的東西,也多花了許多時間;第一天的熱田神宮因為太累,在東門外看看後決定跳過(反正日本神道三神器之一的草薙(ㄊ一ˋ)劍也不開放參觀),直接去吃鰻魚飯;第二天則是覺得時間趕不上最後入城時間,決定直接把清洲城挪到第三天來。
岡崎城JR和名鐵系統都有到,只是因為我是從機場出發所以搭名鐵比較方便;犬山城則只有名鐵才有開;清洲城則是JR和名鐵都有設站,只是不論是JR的清洲站或名鐵的新清洲站都離城有段距離,需要步行個十幾分鐘;考量到價格,我們是搭JR過去的,JPY240元(金山-清洲)。
從清洲驛下車後,就可以看到往清洲城的標示,基本上路線就是沿著軌道走,一路上是工廠為主,沒什麼店家和行人,但可以看到快速道路的交流道和醫院的附屬學校,應該是個新興城市。
在鐵路邊坡看到一隻烏鴉,去過東京自由行的我和現正在東京工作的A突然想起,這幾天都沒看過烏鴉,和東京那樣烏鴉多得有如麻雀完全不能比,難得見到一隻來拍照留念。
清洲城
清洲城是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起點,應該是任何對日本戰國時代感興趣的人最想造訪的一座城,可惜不要說修復重建,這裡只剩下一些遺跡,立了幾座碑標示紀念,「右大臣織田信長公古城跡」。
弘化年間(1844年~1847年)頃
清洲の文化人、武田晨業が「右大臣織田信長公古城跡」を建立
(http://kiyosujyo.com/ima.html)
文久2年(1862年)
林恪が、「清洲城墟碑」を建立
「人代已改 城郭亦墟 興霸之地 委為荒蕪 清田歸鶴 視為何如
唯兩松樹 昔人所餘 英魂芳鬃 或來倚歟 松乎其友 鶴乎其徒」
不過官網說:「天守台址は尾張藩が清洲城址として保存し、天保年間(1830年~1844年)に、清洲代官朝田藤三郎が城跡周辺に石垣を、次の代官荒尾喜蔵が周囲に松樹を植え崩潰を留め史跡保存に努めた」,所以可能神社的兩株老松也不是信長那個年代留下來的;興霸之地卻連棵樹都不剩,讓人感嘆。
清洲城古城跡這裡還有個小小的信長公神社。
古城跡周邊的風景倒是不錯,這裡也會舉辦櫻花祭呢!
我不知道為什麼其他城都是原地重建,清洲城卻是留下古城跡、在河的對岸重建一城,然後以紅色的橋連結。
當我回國後在FB上貼出照片,友人P回:「跟神隱少女裡面湯婆婆的油屋好像喔!」
清洲城是一個有枯山水的城;雖然我當下聯想到的是奇門遁甲之術。
大概因為這座清洲城是完全重建的,好處之一是廁所位置合理指標清晰,而且男女標示頗為有趣XD。
購票處就有兩幅信長的畫,一幅是北斗神拳作者原哲夫先生所繪,一幅則是畫風雖古意境卻頗近現代的躍馬圖;因為之前跑過岡崎城和犬山城,我馬上就體會到日本人對這「尾張大笨蛋」有多偏愛。
清洲城除了因織田信長聞名,也是一個考古遺跡喔!
第一個將茶道利用到政治場域來,第一個設立「樂市樂座」(經濟特區),這樣的創新頭腦,難怪日本人在戰國三雄中最偏愛他,也難怪有作品(《信長協奏曲》)把織田信長設定為現代人穿越到十六世記去。
清洲城的天主閣因為是鉄骨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り三層四階建てで,頗好爬,風景也好,濃尾平野が一望でき,周邊又被東海道本線以及東海道新幹線包圍,是一個欣賞火車的好地方。
至於為什麼其他城都叫天守閣這裡卻叫天主閣,其實這樣的建築最早是室町幕府時期足利義昭將軍所建,當時用的名稱是「天主」,而後有「殿主」、「殿守」的寫法,織田信長增建岐阜城時則稱為「天守」,明治時代以後出現了「天守閣」的新稱呼。
原本以為這是武將隊(日本各地で戦国武将などに扮してPR活動を行なう集団について述べる),也就是由志工扮成戰國時代的武將、在古城裡晃來晃去的活動,這幾天造訪古城都看到有武將隊的標示卻正好都見不著,結果在此卻見識到了。
不過清洲城的武將隊似乎是給遊客體驗穿甲冑的,感覺是是位領隊在帶新手,而且他們不只活動於古城公園內,從新城、舊城到立有信長及濃姬雕像的清洲公園周邊都可以看到他們活動(大笑)
濃姬是信長的正室,沒有子女,所以史書後來對她沒有多做描述;而她的本名叫歸蝶,被通稱濃姬是因為她是當時尾張國的對手、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嫡女,沒錯,她和信長是政治聯姻,齋藤道三後來成為織田信長有力的支持者。不過清洲城這裡有很明顯地想把兩人打造成愛情童話的痕跡。